江苏警方披露智能手机通讯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29.05.2015  09:38

  刚买的智能手机,才用几天就遭遇银行卡信息泄露,损失数千元;下载网页推荐游戏软件后,手机莫名死机,之后骚扰电话不断……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借助智能手机设置陷阱实施通讯网络诈骗成为不法分子的手段。为此,江苏警方披露了多起涉及智能手机的通讯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并请刑侦专家支招防范。

   水货手机内藏“木马”,绑定银行卡就被盗

  安徽人小张在南京打工,月收入不高,看到新款的高档手机,他也想拥有一部。不过,正品行货的价格是他两三个月的工资,他可买不起,就买了水货手机。

  5月初,小张在网上订购了一部最新的安卓系统水货智能手机。收到手机后,他打开一看,和正品行货几乎一模一样,而价格却低了2000多元。不过,没用两天,小张就开始头大了。自从用了这部水货手机后,他隔三岔五地接到诈骗骚扰电话。一开始他也没在意,一个星期后,更严重的事情发生了,小张和手机绑定的银行卡被人盗刷,里面仅有的3000多元积蓄不翼而飞。

  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原来小张的手机中藏有“木马病毒”,其窃取了小张手机内的信息。不管是接到骚扰电话还是银行卡被盗刷,都是“木马病毒”作祟。可是小张的手机才买了一个星期,也没有下载过乱七八糟软件,怎么会中毒呢?对此,警方技术人员发现,小张手机中的病毒深藏于手机“ROM”中。手机ROM指的是存放手机固件代码的存储器,“ROM”中毒,也就是说手机买来时便带毒。

   警方提醒

  江苏省公安厅刑侦专家介绍,水货手机在国内销售时,大部分已被重新刷机。不法商家会对ROM内嵌木马程序,造成用户资料外泄。小张频频接到骚扰电话,是因为木马病毒窃取了他的手机信息,然后被一些商家和不法分子利用了。更严重的就是银行卡信息被窃,钱被转走。“除了水货手机带毒外,刷机、越狱同样可能导致手机中毒。”刑侦专家介绍,现在有不少市民喜欢到一些街边摊点对手机进行刷机、越狱操作,一些不法分子即混杂其中,偷偷给手机植入病毒。警方提醒,慎买水货手机,同时,应尽量选择安全系数高、稳定的操作系统。尽量不要刷机、越狱,以避免手机中木马,泄露信息。还要注意不要随意安装软件,以免软件带毒。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