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利用高考实施诈骗陷阱

07.06.2016  22:26
  一年一度的高考开始了,学生、家长都进入紧张考试状态,而借考试进行通信诈骗的手段却层出不穷。下面警方就举例利用高考为由实施的诈骗手段,教广大考生及家长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案例回顾】 陈女士的儿子在佛山某高中读高三,临近高考,学校各种模拟考试也多了起来。一天,陈女士手机收到一条“学校”发来的信息,称点击链接就可查询孩子高考模拟考试成绩。随后陈女士点击进入,却显示不了内容,以为信号不好下载失败,便没有再去理会。几天后,陈女士在用绑定这部手机的银行卡购物时发现余额不足,发现卡内的五万多元竟然不翼而飞了。此时陈女士发现被骗了,立即报了警。 【警方分析】 该网址其实包含一个木马病毒的下载页面,点击后将自动安装到手机上,这个病毒能够自动把手机收到的短信转发到指定号码,而最关键的相关验证码会被泄露出去,骗子可借此完成转账、消费等操作。 “不法分子将木马程序捆绑在‘校讯通’等安装程序中,然后通过‘伪基站’或‘钓鱼’短信等方式发送出去,受害者一旦点击安装后手机便会中毒。不法分子很容易就能获取被害者手机中短信、通讯录、手机号码等信息,从中乘机窃取银行卡账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再通过木马拦截银行验证码,盗取账户资金。” 【诈骗手段】 谨防以下利用高考5类诈骗手段 1、贩卖“高考答案”诈骗骗子们抓住考生急于通过考试的心理,通过各类途径向考生、家长兜售考题答案,通常全套价格在几千到几万元不等,骗取钱财后即失去联系。 2、以“特长生加分优惠”诱骗骗子们称能办理艺术、体育等各类“特长生”加分,还会煞有介事地要求考生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以此骗取钱财。甚至还会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租用办公地点、考试场地,设立小语种、艺术类提前招生考试现场,私自组织考试,骗取考试费和录取费。 3、打“军校”招生幌子诈骗诈骗者谎称掌握有军事院校或国防生“内部招生指标”,伪造部队招生文书、印章,向考生家长诈取钱财。 4、“特殊招生类型”诈骗骗子们利用“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等政策,误导家长们可以降分录取,甚至不用高考成绩自主选拔学生,从而骗取几万甚至几十万元钱财。 5、以高考为由头的“木马”诈骗诈骗者向考生和家长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短信,或是在网站上设置一个诱骗性的木马链接,只要点进去之后,木马程序便植入手机,获取关联银行卡等信息,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经网购消费变现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红包转账提现。 【警方提醒】 考生及考生家长务必要认清上述各类诈骗手段,注意辨识。同时,对于成绩不佳的考生,事先也别指望什么“高科技武器”,不要心存任何侥幸。所谓可以在考试现场使用具有文字接收功能的特制手表、低频隐形耳机等设备,明显都是犯罪分子精心策划的种种敛财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