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水下观测网系统在南通问世 可实时监测

17.04.2016  14:03

  昨天,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专家团队联手开发的水下观测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在我市问世,这也意味着未来公众有望像获取大气环境质量一样,可实时了解相关水质信息。

  据介绍,水下观测网络是综合采用光学、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手段,集成多种声学、图像、物理、化学、生物等传感观测设备,布设在重要水源、河流、湖泊或海洋底部,进行长期连续、实时、原位观测的网络系统。它能不间断、全天候、大范围、在线获取水文、水质、生化等现场数据信息,并将相关参数发送至政府、机构、企业和民众信息终端,对饮用水安全和水环境保护有重要民生价值。

  现阶段,我国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工作主要采用水源采样监测与浮标监测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实时性和可靠性较低,而且不能真正达到原位监测的目的,较为先进的监测系统基本依赖进口。

  去年7月,中天科技旗下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与浙江大学专家团队联手开始新项目研发,其间突破众多技术难点,终于成功应用于长江流域的水下观测水质在线监测。据介绍,这项系统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应用起来十分方便,提供的监测数据具有实时、稳定、连续、可靠的特点。

  中天科技海缆总经理薛建凌表示,开发水下观测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饮用水安全进行全方位检测和预警,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也为公司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