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要以“啃硬骨头”精神改善环境质量

17.03.2015  20:25

  3月10日下午,溧阳市召开环保工作会议。市政府副市长唐华新出席会议。市环保局局长奚盛通报2014年全市环保工作情况、部署2015年环保工作。

要以“啃硬骨头”精神改善环境质量

  溧阳市政府副市长唐华新充分肯定2014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特别在环境质量改善上有进步,但是环境质量改善“不能靠天帮忙”,要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全面落实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任务,强化生态环境法治工作,守住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

  他强调,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  “十三五”规划谋划之年,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考核问责,引导各镇(区)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加快建立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绩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2014年生态环境保护亮点凸显

  会议通报了2014年全市环保工作情况。2014年全市集中力量抓好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环境监管等重点工作,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环境与经济更加协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为239天,达标天数比例为65.5%。现代化考核断面好于三类水质比例达到69.4%。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南山花园建成10公里生态绿道,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长荡湖三期湿地等重点生态工程有序推进。35个村按时完成农村污水整治工程,建成污水接管工程7个、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30套。

  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优化产业结构,完成3家企业落后产能淘汰,关停全市所有铅蓄电池组装企业,启动全市石灰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强化能源调整力度,全年新增天然气用户4193家,煤炭消费占比下降2.6%。整治燃煤锅炉,完成129台燃煤小锅炉淘汰。治理工业废气,完成6条水泥生产线脱硝设施建设。加强机动车污染管理,全面启动高污染车辆限行措施,完成电子抓拍系统建设,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1900多辆。加强秸秆焚烧和油烟控制,全面完成青奥会、国家公祭日期间空气环境质量管控任务。

  强化水环境治理及总量减排。完成15万吨/日中心水厂建设。3个太湖考核断面水质情况有所改善。完成市二污厂二期4.8万吨/日扩建工程和南渡新材料工业园区污水厂一期3000吨/日建设工程。年度减排工程项目顺利通过环保部核查。

  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开展“生态优先环保惠民”主题实践活动,排查环境污染隐患、查处违法排污企业、曝光反面典型案件、化解环境信访矛盾、打造环保示范企业,全年发放排污许可证40个,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90起,公开曝光5家环境违法企业,移送环境污染刑事案件2起,12名环境违法犯罪分子被判刑。

2015年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会议部署了2015年环保工作。强调要围绕市委、市政府“项目提质”和“生态提标”两大中心,主动适应环保新常态,树立环保新思维,持续改进环境质量,共同建设美丽溧阳。2015年重点任务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实施、开展环保大检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加大大气污染防治。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完成生态源保护等6大类11项生态绿城工程建设,生态文明示范镇创建、生态细胞创建等重点工程。

  开展环保大检查。组织对重点排污单位、各类工业园区(集中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红线保护区域、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等7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排查环境风险隐患,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防范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加强环境监管执法。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要求,依法全面履行行政职能,规范环保行政执法,完善案件移送、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机制,加大环境违法犯罪案件查处力度,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衔接。

  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关闭淘汰分散布点石灰窑,推进集中供热建设,完成133台燃煤锅炉整治任务,完成钢铁水泥提标改造和码头堆场扬尘整治提升,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1000辆以上,确保PM2.5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7%,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要达到250天以上。

  各镇(区)、市环委会成员单位分管领导、环保局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会议。(詹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