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西藏·六人赴藏写生创作展正在展出中

10.07.2015  10:48

  江苏省国画院山水画研究所徐建明、赵晓钟、祁恩进、杨耀宁、刘云、黄戈六人赴藏写生创作作品8日在省美术馆新馆开展,展至12日

  徐建明-雪域有神96cm×90cm

  2014年

  赵晓钟-神山祥云图180cm×193cm

  2015年

  祁恩进-回头似梦124cm×124cm

  2015年

  杨耀宁-西藏卡诺拉冰川70cm×100cm

  2015年

  徐建明

  赵晓钟

  祁恩进

  杨耀宁

  刘云

  黄戈

  

  序言

  《相约西藏——江苏省国画院山水画研究所六人赴藏写生创作作品展》于2015年7月8日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开展,这是我院近年来系列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活动的又一次成果展示。

  江苏省国画院既是传统绘画艺术研究传承的要地,也是展现时代风采、探索艺术创新发展的前沿。在深入生活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之上追求经典,在继承传统艺术精髓的同时积极探求科学创新之路,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学术导向。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以首任院长傅抱石先生为首的一批画院前辈画家就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二万三千里写生”,并且以此为基础创作了一大批既具有传统艺术精神,又能够反映社会新貌、讴歌时代风采的精品力作,引起了海内外艺术界及广大受众的巨大反响和热烈共鸣,从而奠定了“新金陵画派”重要历史地位。

  此次画展是近年来画院部分山水画家多次赴西藏写生、采风、创作的阶段性展示,是他们领略山川神奇、感悟自然精神、探求艺术真谛的一次汇报和小结。由于西藏特殊地理环境和高原恶劣气候条件所限,所以每次组织进藏写生,都要求做好各项准备,根据画家各自身体状况,自愿报名组团前往。也因此,每一位参加进藏写生的画家都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他们怀揣着对新区域、新面貌、新情境的热切企盼和敬畏之心,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不畏艰险,执着进取,几年中几乎走遍了西藏全境及周边地区,现场完成了大量写生作品,拍摄了数万张图片影像资料,收获颇丰。

  此次参展的六位画家,在面对同一个壮美西藏的时候,很自然地展现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素养与情怀。他们汲取的素材也许是同一条河流、同一座雪峰、同一片云海,但他们已然把各自的积累、情思与才华注入了各不相同的视角、各不相同的立意和各不相同的笔墨之中,创作出了一批艺术构思、体裁意趣、表现语汇各不相同的山水画作品,为我们奉献出了六位画家眼中、心间和笔端的壮美西藏,那是精彩各异的六个壮美西藏。在这里,我要对他们的不畏艰辛、专注考察、激情创作和执着探索的精神点赞,也对他们取得的创作成果表示衷心祝贺。

  周京新

  艺术简介

  徐建明

  江苏吴县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曾任该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江苏省国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美协理事。

  赵晓钟

  1957年7月生于南京。曾任江苏省国画院艺术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现为江苏省国画院山水画研究所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并有多幅作品获奖,其中《云涌峰起千岩秀》《泉落万壑鸣》《日出江花红胜火》等作品被北京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等国家机构收藏陈列。出版有《中国画家·赵晓钟》等多部画册。

  祁恩进

  1958年生于南京市,江苏省国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务理事。兼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画院山水画导师、特聘教授。

  杨耀宁

  江苏省国画院山水画创作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政协委员。

  刘云

  1961年出生,扬州人。江苏省国画院常务副院长、书记,国家一级艺术监督,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擅长山水画,其作品多次参加省级以上展览,被编入画册。多幅作品在省级以上报纸杂志发表,并在河南、陕西、海南、深圳、河北、宁夏、中国澳门,韩国、美国等多地举办过画展。为中央直属机关北戴河管理局创作山水画作品并被布置在重要场所。作品被美术馆及藏家收藏。出版有《刘云山水画精选》《江苏省国画院精品画库山水卷·刘云作品集》。

  黄戈

  1975年生于天津。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画硕士,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论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现为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纪念馆馆长助理、副研究员,南开大学文学院东方艺术系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专著《傅抱石画学思想研究》《渐染华风——中韩绘画交流的历史呈现》,专业论文若干篇。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