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打造西港特区“一带一路”责任企业样板

09.03.2015  12:26

  3月6日上午,在无锡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办的“市政府促进境外投资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作为无锡市境外投资的企业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向与会者介绍了西港特区致力打造“一带一路”合作共赢样板的经验。

  从放牛到打工,从原来全家一年的收入300美元到现在有的一个月就有300美元的工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周边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变,特区也从“走出去”开始向“全球公民”的角色转变。

  以高度责任感融入当地造福民众

  长期坚持良性发展,西港特区出现了“学习在特区、生活在特区、工作在特区”的常态,造福当地民众。

  “当时一头牛价值300美元,几乎是一家全年的收入。如今有不少村民都在特区的工厂里打工,很多从事管理工作的员工一个月工资就能买一头牛!”阿努是西港特区内的一名中层员工,她的家就在经济特区所在的莫德朗村。阿努回忆道,“15岁时,园区开始破土动工。西港特区总工程师常来我们这里做动员工作,提出可以免费教村民子弟中文,并保证一个月就让大家挣回一头牛。”身为时任乡长的女儿,阿努成为首批学生,学会了中文,每月能拿四五百美元的工资,并成为一名中国媳妇。

  迄今,已有300多名年轻学生像阿努一样,经过培训而成为企业白领。为使培训系统化、专业化、常态化,西港特区还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了培训中心,先后六期已培训1.4万多人次。

  目前,西港特区已为当地提供了1.2万个就业岗位,并先后5次向柬埔寨红十字会累计捐赠16.5万美元,并捐助25万多美元,为周边乡村改建学校、修桥铺路、改造寺庙等,得到了当地的广泛称颂。

  树好中国企业的境外形象

  西港特区始终坚持开发与生态并举、建设与环保并举、经济与文化并举、权利与责任并举、硬件与“软件”并举的理念,开发建设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工业新城镇。

  在发展定位上,西港特区实行了产业规划与当地国情的深度融合。把中国优势企业迫切走出去的意愿,与柬埔寨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需要有效对接,确保特区建设可持续发展。引进企业以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五金机械、轻工家电等为主导产业,逐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谐发展。

  西港特区致力于创建一个生态化宜居的新城———中柬友谊城。目前,特区团队已经克服热带气候不适、配套条件较差、资金需求巨大、人生地疏等困难,在最大落差为70米的丘陵地带,首期开发了5.28平方公里,实现了“五通一平”,建成了当地最宽的道路、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特区已形成5平方公里区域的建设规模,建有85栋厂房,并建设了集办公、居住、餐饮和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大楼,柬籍员工宿舍、集贸市场、生活服务区等,带动柬埔寨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