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西来桥镇:复兴民间艺术做传统文化守护者

07.12.2016  11:13

        传统艺术是祖辈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传承和记忆,是打造地域特色的魅力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一些传统民间艺术渐渐衰败,走向凋零。为避免祖辈遗留下来的文化艺术遗产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丢失,近年来,扬中市西来桥镇党委政府扛起了拯救和复兴民间艺术的重任,通过民间艺术进学校、举办民间艺人才艺展示,促进民间艺术在群众中的推广普及;举办大型赛事活动,展示传统艺术魅力,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进来,让传统艺术在群众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民间舞龙大放异彩

首届“福星洲”杯舞龙大赛在西来桥镇举行。

        今年年初,一场声势浩大、精彩纷呈的扬中市首届“福星洲”杯舞龙大赛在西来桥镇文体活动中心广场隆重上演,伴随着一阵节奏明快的鼓点声,12支代表队舞着长龙一一亮相,一条条长龙在场上展示着各种动作,翻、滚、盘、钻,长龙时而翻腾滚动,上下翻飞,让人眼花缭乱。广场四周被围观的群众围得水泄不通。远在新坝镇的袁阿姨听说这里有舞龙大赛,特地赶到西来桥,和娘家人一起观看这次舞龙大赛,让她觉得这个新年过得更有“年味”了。

        过去过春节,看舞龙表演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家家户户敞开大门,迎接金龙献瑞。现如今,更多年轻人春节热衷于社交网络、影院看大片、外出自驾游,舞龙这门传统艺术渐渐遭受冷落,黯然失色,为抓住年轻人的心,让舞龙重新大放异彩,去年年底,西来桥镇就积极筹划一场声势浩大、高竞技水平的舞龙大赛,并通过网络、媒体提前为本次舞龙大赛造势宣传,吸引扬中及周边地区的群众前来观看。大赛经过层层选拔,共挑选了来自我市各乡镇的共12支舞龙队参加比赛。另外,西来桥镇政府还邀请了来自镇江和常州的两只舞龙队伍作为嘉宾为观众献上表演。不仅如此,大赛主办方还邀请了专业的评审现场打分,保证从队伍出场顺序的抓阄排序到现场表演打分的各个比赛环节,都秉持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各个参赛队伍为观众献上精彩表演的同时也能得到公平的回报。

        面塑艺术爆红西来桥学校

西来桥镇面塑传人姚圣发老人在创造面塑。

        “这学期报名参加面塑社团活动的五年级学生实在是太多了,为了不影响教学质量,我们不得不逆向做工作,动员部分学生转投其他社团活动。”扬中市西来桥学校美术教师许群表示,面塑艺术这项民间传统手艺活已经被学生们广泛接受和喜爱。

        面塑又俗称“花圆子”,在西来桥镇有近百年的历史,过去面塑主要用于新房上梁、老人祝寿、小孩生日等特定喜庆活动,寄托祝福之意。其形成、用彩都与当地民风民俗习惯、风情紧密联系。作品形象生动、传神逼真、线条丰满流畅,广受群众喜爱称道。2014年西来桥面塑还成功申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为传承发展面塑文化,从2014年起,扬中市西来桥学校特邀当地面塑民间艺人黄金龙为社团辅导老师,定期来校传授技艺,指导学生制作面塑,让学生深入了解民间手工技艺,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体验动手制作带来的乐趣。课堂上,小小的粉团在黄师傅手中揉、搓、压、捏,立刻变成了栩栩如生的牡丹花、金鱼、菱角……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引得同学们啧啧赞叹。同时他还来到学生座位前,手把手指导学生如何揉面、捏造型、调色。经过勤学苦练,学生们的技艺水平逐渐提高,并在西来桥镇历次面塑技艺展示中屡屡有学生获奖。

        记忆馆展品火热征集中

        日前,西来桥镇党委书记曹学松冒雨驱车前往新程村22组,接受百岁老人许纪山捐赠的旧船橹,丰富了正在筹建中的西来桥记忆馆馆藏。

        曹学松表示,西来桥镇历史虽短,但有着优秀的、浓郁的地方传统文化,随着近年来的地方经济发展,代表传统文化的很多优秀物品正在逐步消失。筹建西来桥记忆馆的初衷就是留住乡愁,留下历史痕迹,让后人更好地了解和追忆先辈生活足迹,进而在全社会掀起“尊重历史、热爱家乡”热潮。

        据了解,记忆馆征集的展品主要是与西来桥镇历史有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各个时期的老物件,包括老照片、影像资料、书籍、日记本、家谱、证照、牌匾、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建筑部件等等。建成后的展馆将集收藏、保护、教育、展览等功能于一体,肩负着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展示和传承西来桥镇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职责。通过实物展览,力图多角度呈现、提炼西来桥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从而为建设家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截至目前,西来桥记忆馆展品正在火热征集中,已累计收到社会各界各类馆藏物品达150多件。(冯义成 赵君峰)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