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走一带一路】西太湖畔,创业国度建起创新"飞地"

26.05.2016  07:38

  继苏州工业园后,又一两国政府创新合作试验区落子江苏

中以常州创新园效果图。

竖立在中以常州创新园以色列中心大门口的大型logo。

  3月29日,以色列耶路撒冷,中以创新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一起为“中以常州创新园共建计划”揭牌,揭开了中以合作的新篇章。

  刘延东副总理两次为中以常州创新园项目揭牌,以色列经济部为园区发布两国政府首个共建计划,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亲自“站台”计划发布会……中以常州创新园份量不轻!

  “我希望中以创新园加速推进两国合作,帮助以色列公司在中国实现‘软着陆’。”2015年10月27日,科技部主办的上海浦江创新论坛上,作为主宾国以色列的代表,该国经济部首席科学家艾维·哈桑(AviHasson)在发言中力荐位于江苏省常州市西太湖之滨的常州中以创新园,这是目前中国、以色列两国政府唯一的创新合作示范园区,也是继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之后,又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开放创新型经济发展试验区”。

  2015年1月29日,中以创新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刘延东副总理和以色列前任外交部长利伯曼见证签署《中以创新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并为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揭牌;半年后,以色列耶路撒冷,中以创新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中国副总理刘延东与该国总理内塔尼亚胡一起为“中以常州创新园共建计划”揭牌,揭开了中以合作新篇章。

  中以常州创新园揭牌后仅仅一年半,就已集聚乐康瑞德、滕氏医药、泰迪泰迩等以色列高科技企业41家,涵盖健康医疗、电子信息、新材料及科技服务等诸多领域。去年底,规划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以色列中心投用,中心融合居住、教育、金融、宗教、健康医疗、旅游等功能为一体,是最潮的国际化综合性生态社区,让人耳目一新。

  “以方有创新和技术优势,中方有市场和产业化资源,这正是中以合作的最佳契合点。”两国互动升温,中以常州创新园所在的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刘志峰这样分析。欧、美、日等区域先进企业在中国产业布局已到了相对稳定阶段,一味拼大项正进入瓶颈期。以色列只有800多万人口,占全球人口的0.2%,但获得诺贝尔奖的有160多位,占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总数的25%,创新研发的密度和强度都居世界前列。以色列以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居多,这些企业专注于研发,不擅长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将这些世界最顶尖的技术引入中国,与国内资本对接,有助于推动国内创新型经济发展。

  “今年一季度,又有6个以色列高科技项目签约园区,在谈项目超过25个。”中以常州创新园管理办副主任赵东良告诉记者,“中以常州创新园共建计划来之不易,可谓百里挑一。以色列经济部与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国内也有不少城市在积极争取对接,但这样的‘共建计划’尚属首次,必将引发中以常州创新园对以色列项目的虹吸效应。

  与以色列中心建成投用同步,中以合作高端医疗项目孵化平台、中以现代农业技术展示转移及交易平台等一批创新载体,正在中以常州创新园加速建设,将逐步投用。

  David Cohen就是中以现代农业技术展示、转移及交易平台的以方负责人。满头银发的他亲笔签约“共建中以农业科技转移中心”,他说,“这是一桩好姻缘!”中心在西太湖畔建设100亩农业示范园试验基地,由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以色列达甘农业自动化公司及以色列路特斯公司三方共建。

  以色列缺水、缺资源,David Cohen从事农业研究几十年。他说,以色列农业已进入数据种养时代。以奶牛产奶为例,在国内,一头奶牛年均产奶量在4吨左右;而在以色列,这一数量被放大3倍,达12吨。从无土栽培、温室智能化操作,到在奶牛身上装感应器提高产量,这些都是以色列达甘公司在农业自动化生产领域的创新之作。100亩中以农业示范园建成后,将全部实行绿色生态生产,因地制宜引入世界领先的农业技术,包括高效养牛、特种养鱼、土壤改良。David Cohen说:“我们要展示的不仅仅是农业本身,更是一种高效、安全、绿色的理念。中国农业市场十分广阔,我们将以中心项目为枢纽,向所有客户提供从设计、制造、系统集成到技术支持的农业自动化解决方案。

  “我们直接与以色列经济部对接,以色列高新科技项目在这里集中推介,技术优势对资本的吸引力相当强大!”赵东良介绍,目前平安创投、以色列Cukierman基金、以色列Synergy基金等在这里设立了3支国际化基金,总规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国药资本、山蓝资本等风创投蜂拥而来。常州本土企业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福隆集团不仅参股了以色列科夫郎有限公司,还投资250万美元和以色列Collplant公司联合开发植物胶原蛋白试剂,主要用于软组织损伤修复。目前,产品已经开发成功并引入国内进行市场化推广。

  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时期,苏州工业园为全国开发区发展探路;在经济转型升级时期,中以常州创新园将打造成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国际合作典范。

  刘志峰说,“国家鼓励中以常州创新园‘先行先试’,重点打造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试验区、国际化创客空间示范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先行区,国际化的智慧和资本在这里碰撞激荡。美丽的西太湖畔,一定会崛起一座开放包容的国际之城!

  本版撰稿颜芳唐传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