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科学改变的平原

23.12.2014  17:01

  新华网郑州12月23日电 题: 被科学改变的平原

  新华社记者 付昊苏

  “冬春(田里)白茫茫,夏秋(田里)水汪汪,一年四季忙,年底去逃荒”——一段民谣描绘着半个世纪前河南封丘的穷困场面。

  50年光阴荏苒,昔日的盐碱滩已经变成了今天的米粮川,过去每年吃7000多万公斤国家返销粮的封丘,如今每年向国家贡献6亿公斤商品粮;以前缺电、少井、无路,如今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特色农业——树莓、金银花也发展得有声有色。

  这一切改变离不开一代代科学家在穷乡村里的坚守和奉献。

  封丘地处黄淮海平原,这一片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等冲积而成,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5省,涉及300多个县,有耕地约2.7亿亩,占全国的18%。

  这大片土地看起来平坦,却曾频繁遭受洪、涝、旱灾。新中国成立之初,沿黄几省因为缺乏科学认识,盲目修建大量引黄工程和平原水库,导致地下水位迅速上升,又引发了大面积土壤次生盐碱化,进一步加剧了粮食危机。

  九年一大涝,四年一大旱,盐碱地占耕地一半,粮食亩产仅35公斤左右,那时的封丘,盐碱、水灾肆虐,土里种不出庄稼,乡亲吃不饱肚子。

  一群“眼镜儿”突然造访,从此改变了这片不毛之地的命运。

  穿衬衫、戴眼镜、别着钢笔,捧着书本,一群精神抖擞的“文化人”,住进了村民的破烂房子,和大伙一起吃高粱、红薯。“恁从哪来,来干啥哩?”老百姓疑惑地问。“我们是中科院的,来治理盐碱,让土地多打粮食。”他们回答。

  1964年,著名土壤学家熊毅、席承藩两位中科院院士带着重托,协同中科院所属13个研究所的科技人员进驻封丘,次年便在盛水源村首先打了5眼梅花井试验,井灌渠排技术治理盐碱地获得成功,粮食亩产由35公斤提高到194公斤。

  随后,以井灌渠排为核心的治理盐碱地综合技术在黄淮海平原乃至全国盐碱区得到推广,盐碱危害得到控制。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又批准建立“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展开以治理土地瘠薄、减轻旱涝危害为核心的改造低产田综合技术的新一轮攻关。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潘店万亩示范区粮食亩产由194公斤增加到508公斤。

  伴随着农业综合开发,封丘如今的粮食产量又比上世纪80年代提高了许多倍,黄淮海平原成为中国至关重要的粮食产区。

  在完成了中低产田改造的任务,并将封丘模式推广到全省以及省外更多土地上之后,驻扎在穷乡村的科学家们又有了新任务。

  1983年就开始长期驻扎封丘的试验站副站长周凌云,承担着站内管理事务和科研任务,又肩负起着树莓、金银花种植的科研和推广任务。帮助农民高产、增收,成了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试验站新的目标。

  半个世纪以来,竺可桢、侯学煜、叶笃正、李庆逵、李振声、路甬祥、白春礼等20多位大科学家先后到访;王遵亲、傅积平、赵其国、俞仁培等更是从青春年华干到白发苍苍。住进封丘的科学家已经一茬换了一茬,乡亲们和科学家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封丘县主管农业的副县级干部蒿良万说,这些大科学家们,不畏艰苦,把青春洒在封丘,让封丘人民过上了好日子,这段历史,封丘人民永远都不会忘。

  早已走遍封丘600多个村的周凌云,每次进村调研,村民都抢着留他吃饭、请他喝酒。村民们开玩笑地说,30多年了,早就没当他是科学家了,就当是亲戚朋友。祖籍东北的周凌云也总是挂着笑说:“中,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