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屏幕被各种评论占领 “弹幕”:青年亚文化在逆袭?

23.04.2015  17:48

  本报记者 赵俊聪

  中国江苏网4月23日讯 弹(dn)幕,是指在观看视频时,观看者可将自己的评论以滚动等方式发送到屏幕上,形成一种虚拟的互动,在互联网上颇受年轻人欢迎。国内部分网站(知名度较高的有“AcFun”、“Bilibili”等,下简称A站、B站)更是以“弹幕”起家,人气火爆。

  然而,近年来这一原先只在小众范围内活跃的“青年亚文化”渐有扩张地盘之势,例如线下电影院引入弹幕功能、手机阅读软件开通边评边看功能等,尽管褒贬不一,却大有逆袭主流文化的势头。

  评论和吐槽才是主体

  弹幕受“御宅族”追捧

  “暂停学姿势”、“前排占座”、“感谢野生字幕君”、“前方高能”、“233333”……视频还没开始,一条条弹幕就像子弹一样抢先跳出屏幕,夺人眼球,叫你不得不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些评论和吐槽上。

  “弹幕的精髓就是评论!”自称“御宅族”(电脑及动漫游戏爱好者)的小林笑着说,“很多评论比视频本身有看头得多,尤其在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桥段时,弹幕会出来做解释。

  小林是一位标准的“90后”,首次接触弹幕是在2年前,当时他正上网聊天,一位高中同学突然发了个视频链接给他,点开一看,屏幕完全被各种彩色的文字占领,压根就看不到播放的内容。对方还得意地问:好玩不?是不是很高能?”“

  “起初我觉得蛮恶心的,不知道在看什么鬼(东西),后来同学又推荐了几个比较正常的弹幕视频,内容能正常看,评论也都挺好玩,就逐步接受了。”再到后面,小林对弹幕的热衷一发不可收拾。

  他说,自己几乎每天都要登录国内两大弹幕网站“AcFun”和“bilibili”浏览,为此还学会了不少网络潮语。比如“66666”是“溜溜溜溜溜”的谐音,既能用来称赞主角玩得很溜,也能在失误时用来嘲笑讽刺,营造气势。

  由于弹幕是一条条网友评论组成的,边观看内容边输入自己的评论成为一种新常态。小林称,这种即时互动的模式很具吸引力,或者说因为独生子女的关系,通过弹幕的交流他反倒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就算它是虚拟的也很棒。

  另一位“御宅族”赵伯羽是位“85后”,毕业后他从事程序编辑方面的工作,对于弹幕接触较早。他说,现在上网看动漫或者其他综艺节目,都会首选弹幕网站。

  和小林一样,刚接触弹幕时赵伯羽的反应是“很烦,字幕居然把视频都挡着了”,但越到后面他越发觉看弹幕是件富有乐趣的事情,“就像自带旁白一样,你随时可以看到视频里的‘吐槽点’,而且就好像有很多人在陪着你一起看,很欢乐,再也不孤单了。

  不过,对于一些特别喜爱的电影,赵伯羽会在看第一遍的时候把弹幕关闭,然后看第二遍的时候再开,既能保证原汁原味,也能通过弹幕查漏补缺,了解此前被忽略的细节。

  “弹幕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利用网络营造出一种奇妙的互动,能突出各类‘萌点’、‘槽点’,带来一种部落式的观影氛围,激发观影者热情,”赵伯羽说。

  “二度加工”影视节目弹幕仍属于小众的狂欢

  弹幕最早出现在日本。据了解,早在2006年,日本就上线了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弹幕网站“NI-CONICO”(俗称N站),之后模仿N站,国内诞生了A站和B站。而随着实践的发展,弹幕已经成为东亚地区青年网络亚文化的一道景观。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副教授陈一就对弹幕进行过相关的课题研究。他告诉记者,弹幕可以看做是对影视节目的“二度加工”。

  “弹幕网站的建立者与早期用户大多是日本动画、游戏的爱好者,所以我们看到A站和B站的内容,大部分集中在这些方面。”陈一说,从内容上看,弹幕可以分为翻译解说、调侃吐槽、加工制作等。

  “翻译解说”即是对作品的正常分析,也可能是故意曲解来制造笑料,而“调侃吐槽”基本是一种感情的释放,偶尔是不知所云的,营养值较低。

  想要成为弹幕族的一员,必须对这些吐槽、翻译有所理解,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语言体系,并对特定的情节、画面、声音产生特定的反应。比如在战争类动漫中,如果看到“某某某要领便当”的弹幕,就表示该人物快死亡了。所以如果你不能理解和体会弹幕视频中这些表达,也就无法理解弹幕的乐趣。

  陈一告诉记者,有些“骨灰级”的弹幕爱好者还会自配画外音、重新翻译字幕,或是将图片和小程序叠加到原来的视频中,“这些对文本的二次加工往往偏离作者本意,但很受网友的欢迎,例如前阶段恶搞成龙的洗发水广告,在A站、B站上的点击量非常高。

  另外,弹幕网站在本质上也和其他视频分享网站有别。记者了解到,这些网站的服务器一般只存储弹幕而不是视频,视频来源主要依靠“up主”(投稿者)提供的外部链接,这就意味着网站的发展受“up主”的直接影响。如果拥有一批高质量的“up主”,那弹幕网站的内容将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外各大弹幕网站的优秀“up主”几乎都是资深“ACG”爱好者,于是网站内容也多集中在这些领域,散发着浓郁的“御宅族”的气息,显得非常小众化。

  从“二次元”转入“三次元

  弹幕亚文化正在逆袭

  2014年8月2日,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千人大厅上映弹幕场,只要发条短信,观众的吐槽就会被投映在影院坐席两侧的墙上,形成整场的互动;2天后,《小时代3》在北京也开启弹幕专场,这场放映将观众的评论即时直接弹射在银幕上,构成与画面重叠在一起的观影体验,与弹幕网站相似度极高。

  除了电影,在去年10月湖南卫视举办的金鹰节互联盛典上,主办方通过电视荧幕首次大尺度运用了“弹幕”直播互动模式。而近期,一款手机阅读软件也盯上了“弹幕”,当使用者阅读时,其屏幕底部会出现红色图标,只要点击,就会以弹幕形式滑出其他用户对这部数据的点评或吐槽……

  弹幕“入侵”国内线下电影院、电视甚至阅读软件,体验者们则是褒贬不一。有人觉得影响了观看效果,导致整场电影注意力反而被评论吸引,也有人认为这种“弹幕电影”打破了以往“黑暗中不发声”的观影模式,观众从头到尾一边“吐槽”、一边嬉笑,手中亮着的手机与银幕形成“多屏互动”的格局,很潮很好玩。

  对此陈一觉得把弹幕视作一种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最为合适,“‘弹幕电影’、‘弹幕电视’以及‘弹幕阅读’只是大众文化对弹幕亚文化的一次挪用,并不能成为取代,毕竟除了上述案例,弹幕还没有完全融入我们的社会生活。”

  从“二次元”(动漫、游戏等作品构成的虚构世界)跨入“三次元”(现实世界),弹幕亚文化也算是完成了一次逆袭。正是这样的举动,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它的存在,也接近了“弹幕族”。

  于是我们看到,最近一段时间里,土豆、腾讯、乐视网等主流视频分享网站也陆续推出了弹幕功能,甚至有的与A站、B站联合,通过弹幕的形式来吸引更多的用户,作为商业宣传的卖点。

  想要完美融入主流文化弹幕得多走“治愈系

  不过记者也发现,随着弹幕亚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在一些“槽点”较多的视频中,往往能看到语言低俗甚至“毁三观”的不良弹幕。还有人利用弹幕相互责骂,把弹幕作为发泄负能量的武器,好在随后被管理部门及时屏蔽,弹幕网站也加强了内容自查。

  “国内的弹幕发展起步较晚,弹幕族在思想上也不够成熟。”陈一觉得,想要与主流文化互融,首先弹幕亚文化必须脱掉三俗的内容,多提倡“正能量”,同时需要主流文化的正视与包容,并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沟通。

  例如在去年的昆明“3·01”暴恐事件后,弹幕族中声望很高的“使徒子”因为制作了一组“治愈系”的作品充满了感动,被“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转载,引发社会广泛注意,这说明了弹幕亚文化和主流文化是存在互补共荣空间的。

  “主流文化的弱项是‘卖点’,而亚文化因为群体小众,往往能够创造出许多有新意、有创意的好玩点子,”陈一说,“反之,正规化、商业性的媒体拥有资本优势和专业优势,可以让这种游击式的、不够成熟的亚文化在某些层面上发展壮大。

  小众文化与大众文化应当有一次恰当的对话,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也应该建立起沟通的机制。但在互联网上资本与商业力量的介入是强势的,商业力量的介入势必会引起原本不受拘束的亚文化群体的反感甚至抵制,这点也需要注意。

  至于弹幕的未来发展趋势,陈一笑称或许会融入主流文化最终被大众所接受,也或许在风起云涌一段时间后,重新归于平淡,只做一个安静的“小众情人”。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