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护袖的温暖"众筹 70岁婆婆抚养智残女儿

16.12.2015  19:59

  疾病缠身的七旬老太独力抚养智残女儿,靠做护袖贴补家用

  新北区团委为她发起爱心众筹“一副护袖的温暖”

  接下400多副的活儿,送货却成了她的心病

  中国江苏网12月16日讯 这两天,新北区团委微信公众号“新北有i”有这样一条消息被大家关注:“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在凛冽的寒风中有这样一个身影,每天早晨,一位老太太准时出现在前桥菜场西入口摆摊,她的双手已经冻裂,露出血口子……”这段微信开头的文字下方,是一张照片:照片中,一位身穿红色格子棉袄、围着围巾的老人站在风中,身下,是一个小方凳,脚下,摊了一块方步,上面整齐地摞着大大小小几十副护袖。

  用门板做工作台,张婆婆每天在这上面裁剪

  照片中的老人,名叫张湘香,是华山社区的一名低保户,最近开始靠做护袖补贴家用,照片拍的,正是她卖护袖时的场景。

  这段文字和照片从“新北有i”的微信上不断被转发,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独自抚养智残女儿,70岁的婆婆做护袖补贴家用

  昨天,常州晚报记者来到前桥新村的老人家里,张婆婆正在忙着赶制护袖。

  房子装修得很简单,家具都是旧的。正中间的客厅,一块门板,两头各垫在了摞高的纸箱上,搭成了一张工作台,张婆婆量布、裁剪,都在上面。左边靠墙的位置,摆着一台缝纫机,裁好布,张婆婆就到缝纫机上加工。地上,零散堆放着一些卡通布料、花边和一大袋已经做好的护袖。

  张婆婆说,护袖是从11月16日开始做的。已经70岁的她早年丧偶,要独自抚养一个先天性智残的女儿,日子过得很清苦。前几年,她因为生病,花去了好多医药费,所以在别人的建议下,她开始做护袖补贴家用。

  因为以前有过在服装厂工作的经历,所以护袖做起来很快就能上手。但做好后张婆婆遇到了难题:护袖怎么销?无奈之下,她只能找到所在的华山社区,说出了自己的困难。“社区很帮忙,帮我在前桥菜场协调了一处地方,能摆摊卖卖。”

  冬天寒风刺骨,张婆婆就在菜场西入口的过道里摆摊,但是十几年的腰椎间盘突出,让她有些力不从心。“这些天天不好,特别疼,脚都不太好走路。”

   护袖是不愁销了,但进货和送货依旧是婆婆的心病

  这几天,婆婆都没有出摊,在家赶制护袖。因为三井街道团委在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在微信、qq群里进行了转发,并在微信平台发布,为婆婆发起爱心众筹“一副护袖的温暖”。

  “我们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想让婆婆不用在寒风中挨冻,在家里就能接单。”街道团委副书记周雷说,目前她们帮着婆婆接到的订单是400多副。婆婆已经做好的是100多副。

  “昨天有一个妈妈,到家里来给女儿买了两副护袖,我现场做了给她。”张婆婆说,布料是她到清潭进的,以舒适为主,孩子的会配些花边。一副护袖,大的卖6元,小的卖5元,刨去布料成本,不算上人工,婆婆说一副手套大概能挣两三元。但因为婆婆的身体原因,还要照顾女儿,每天能做的也有限。

  张婆婆说,自己已经享受了政府的保障政策,所以,不愿再接受现金的帮助,想用自己双手创造的劳动,去改善自己和女儿的生活。

  现在,她主要面临的困难就是进货和送货,因为女儿智残,把她一个人放在家里始终不放心;而送货,自己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太远的路也走不了。现在,街道团委在帮衬着老人做这些事情,但老人觉得,也不是长远之计。她想,如果有哪些纺织、印染企业有多出来没用的布料,是不是可以资助给她。

  当然,如果你正好需要护袖,又不等着急用,也可以联系婆婆,买她的护袖,帮一帮她。她的电话是:15240537756;三井街道团委,周雷89605539。

  三井团委副书记周雷(右)帮婆婆发起爱心众筹

  吴燕翎何艳芬实习生陈佳颖文摄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