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爱民:艺术路上的坚持

10.01.2015  15:23

 

袁爱民,广东雷州市人,现定居靖江,200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泰州美术家协会会员。初中时期即师从画家王锦清学习油画,后受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陈伟生教授,多幅作品入选省市美术作品展。先后创作出各种题材的油画作品,被欧美、澳大利亚各界人士收藏,为深圳数家星级酒店、会所别墅绘制了数幅大型壁画。

 

袁爱民

 

▲《童年的回忆》(油画)

 

采访袁爱民可不容易,他现在很忙,很多人预约了他的油画作品。为了完成这些预约,他每天都要工作好几个小时。但有一点是袁爱民一直坚持的,那就是,画家要走市场,更要走一条孤独的艺术之路。因此,每个深夜到凌晨,他都坚持自己的创作。多年如此,让他佳作迭出,此次油画《童年的回忆》在展出中获奖,他的画风、画艺也被业内一些资深人士看好。

 

来到袁爱民的工作室,可以看到墙上挂的,地上摆的,全是他的油画作品,有他自创的《烤红薯桶》、人物肖像,也有他临摹的陈逸飞的作品。在大家看来,那些画很像,很逼真,但相似以外,更有艺术的美感在画布上铺陈。虽然画了很多画,但袁爱民自己的满意的不多,他说:“油画就是追求逼真的效果,那些油画大师画的油画,会比摄影作品更美。我个人比较满意的油画,只有少量几幅。”为了完成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袁爱民付出很多,白天,他要画装饰画,如有客人来他还要接待,有时一整天都画不了几笔。深夜,他才在舒缓的音乐里,来到自己创作作品的画布前,凝神静气地画起来。《童年的回忆》他画了整整半年才完稿。不断地思考,缓慢地创作,不断地修改,就是他创作的过程。

 

看得出,袁爱民是个有理想的人,他从不满足于自己的画卖出了多少幅,也从不满足于人们说他“画得像”,而是画出他心中的艺术。在他自己满意的、仅有的几幅画里,有思想,有难以言传而又一目了然的美感,有深邃而旷远的意境,让人过目难忘。

 

因为画油画的缘故,袁爱民走过很多地方,他独独喜欢靖江。他喜欢靖江的农村,也喜欢靖江小小却五脏俱全的城区,喜欢靖江的美食、风土人情,喜欢有着浓浓情义的靖江人。这个靖江女婿,比妻子更熟悉靖江的大街小巷。搞艺术的人对美都有独特的感知能力,袁爱民心里的靖江,一定是温馨而精致的,也因此,我们愈发期待看到他画布上的靖江。

 

杨恒俊: 能人村官致富不忘乡邻
  2009年,杨恒俊临危受命,靖江网
陈燕萍: 心系人民的“法官妈妈”
  2002年,在办理一起民事诉讼案期间,靖江网
袁凯飞: 靖江造船业的领军人
  1994年,袁凯飞受命于危难之际,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