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口最后的"处女地"将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

28.03.2017  16:29

      南京东铁管巷保留了大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建筑,也是南京新街口商圈核心区内仅有的未开发地块。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秦淮区相关部门获悉,自2月13日启动征收至今,已有超过90%住户搬迁交房,4月底有望全部完成。未来该地块将打造“金融商务服务板块”。

        每户补偿明细全公示

        该地块东至中山南路,南至石鼓路,西至王府大街,北至南京华联商厦,占地面积约0.4万平方米,共涉及居民户175户、工企单位1家。

        征收项目现场负责人许海介绍,截至昨天下午,已经有162户在签约期前提前交房搬家。“拆迁按照‘阳光模式’进行,征收过程全面公开、公示,一旦进入签约期,所有被征收居民即可通过系统,自助查询自家及该项目每一位被征收居民的征收补偿情况等相关信息。

        在征收指挥部现场,所有已交房的被征收人都按照交房的时间先后张榜公示,交房时间精确到分钟。“签约期前交房的住户,除享受政策规定的提前搬家奖励标准外,每一个权证户另可享受7万元交房奖励等优惠政策。”许海表示,这就意味着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的搬迁补偿核算,实行刚性的“一把尺子量到底”:项目征收一旦进入签约期,各项奖励将逐步递减,直至全部取消,对征收人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而且根据“先交房、先选房”的原则,交房越迟,好房源的选择余地也就越小,彻底杜绝了以前拆迁“越拖越得利”的怪象。

        居民可在7处保障房中选

        许海介绍,对于选择拿房的住户,征收部门在南京全市范围内筹措,目前339套安置房房源已经全部到位,其中不仅有岱山、花岗、大里聚福城、善水湾等保障房片区房源,还筹措了秦淮主城范围内四十八村、龙蟠和园、大明宏苑等保障房源。

        “都是现房,可以大大缩短被征收人在外过渡的时间。”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的七处房源中,位于小火瓦巷的四十八村保障房位于主城核心区,就在新街口片区范围,将有55套房源用于安置东铁管巷地块征收居民。

        项目征收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东铁管巷地处城市核心,但由于房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且多是单位的房改房,无论是居住面积还是房屋质量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特别是一些人口多、经济条件相对差一些的家庭,有迫切需要改善的实际需求。

        “破败一角”将焕然一新

        “东铁管巷地块虽然面积不大,但位置非常重要,可谓核心中的核心,但老旧住宅楼以及因为居住功能而形成的小吃店、流动摊点,和紧邻的高端金融、商务楼宇形成强烈反差,也严重影响了核心区环境品质的提升,和新街口功能定位完全不符。”新街口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街口核心街区面积0.37平方公里,云集了2000余家商企单位和近20幢商务楼宇,正因为是国内商贸密集度最高的地区,所以被称为“中华第一商圈”。

        据介绍,4月初,由摇号产生的评估公司将进场,整个地块有望在4月底前完成征收。秦淮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该地块将围绕打造金融商务服务功能板块、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定位规划使用。(张可)

  来源:  扬子晚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