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风行动”已帮扶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2663人

26.05.2017  18:58

  “法润江苏·2017春风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和监狱戒毒单位根据统一部署,组织专门力量,对服刑、戒毒人员家庭进行深入走访,帮助符合规定的服刑、戒毒人员未成年子女落实义务教育、教育资助和救助等方面政策,特别对失学、流浪的未成年子女组织开展爱心助学行动,及时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建立健全常态排查和跟踪帮扶工作机制,为重点对象建立专门台账,组织社会力量成立结对帮扶小组,为特困人员逐一落实帮扶措施。据初步统计,截至5月25日,全省已帮扶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2663人,协调解决上学复学问题92人,安排远程视频会见289人次,发放助学金131.7万元。

宿迁市 司法局突出完善档案、走访慰问、结对帮扶、延续跟踪和社会联动,开展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帮扶工作,已与相关监所联动精准帮扶90户服刑及刑释解戒人员特困家庭。“六一”前夕,他们对32户家庭的67名未成年子女进行了集中走访、慰问。 扬州市 司法局组织基层单位通过深入走访,为31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建立相应台帐,未发现失学辍学现象。他们积极发挥社工、志愿者作用,协调妇联、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开展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送温暖活动。 淮安市 司法局依托社会组织市阳光服务社,成立“淮安市未成年人特殊人群成长指导中心”,将127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全部纳入工作范围。 如皋市 司法局利用计生、教育等部门提供的资料,将服刑在戒人员子女名单发放到各村委会,通过摸底调查,建立服刑在戒人员未成年子女基本信息库。日前,该局对白蒲镇、搬经镇、东陈镇的16个特困家庭给予现金、面粉、食用油等物质帮扶,为江安镇的8名学龄子女发放了新书包。 仪征市 司法局积极打造三大平台切实做好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关爱帮扶工作,已帮助21名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解决了上学、经济帮扶、心理疏导等困难。 昆山市 司法局针对家庭困难的两类特殊人员,为其未成年子女发放生活学习用品和助学金,已累计发放1.3万元,并组织社区志愿者为他们辅导学业。 丰县 司法局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具体需求建立个性化帮扶档案,分类管理、分类帮扶,已帮扶服刑人员流浪、失学子女9人,发放救助资金4500元。 南京市秦淮区 司法局联合多个部门,对辖区内的安置帮教、社区服刑和后续照管人员开展“黄丝带”帮教行动。针对排查出的8户帮扶对象,他们送去书籍、学习用品,发放助学金,引导帮助这些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 泰州市姜堰区 司法局探索特殊人群“牵手”帮扶模式,注重亲情感化、人性帮教,帮助特殊人群解除后顾之忧、消除心理障碍、争取融入社会。已累计结对帮扶困难未成年子女家庭9户,帮助未成年子女圆梦5人次。 扬州市广陵区 司法局积极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特殊人群困难家庭及未成年人子女关爱帮扶活动。截止目前,已为9户困难家庭提供法律援助,为3名特困家庭落实低保、住房、医保救助,为11名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就业安置,为5名未成年子女落实爱心结对帮扶。 徐州市贾汪区 司法局突出精准帮扶、扩大帮扶范围;真情帮扶、破解心理困境;巧搭平台、联系多方帮扶,加大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帮扶力度,让帮扶活动凸显实效。已协调解决上学问题1人,帮助优秀困难学子3人,发放助学金1.5万元,帮扶未成年子女12人,发放文具、书包、书籍等慰问品200余件。 泰州市海陵区 司法局在“端午、六一”到来之际,加强排查梳理,集中帮助10名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解决生活、心理等方面困难。 苏州市吴中区 司法局通过全面排查,对15名监狱服刑人员困难家庭及其20名未成年子女进行关爱帮扶,采取现金+实物的救济方式,有效解决了困难对象面临的难题。“六一”前夕, 江宁监狱 会同地方司法局到有关镇、村了解服刑人员家庭近况,共商帮扶救济措施,并为部分服刑人员子女发放帮扶助学金。 连云港市赣榆区 司法局为使帮扶机制常态化,对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成立帮扶小组,对重点对象分别进行生活、学习、心理上的侧重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