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湖水系统优化 "臭水沟"陆典桥浜华丽逆袭

04.06.2016  01:15

  中国江苏网6月3日讯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太湖湖体水质的好坏取决于入湖河道的表现。年初,无锡市启动了治太2.0版本,全面开展入湖河道综合整治。上月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将河道整治作为精准治太的重要环节,列出161条待整治的河道,计划实施“清水”和“活水”两大行动,力求彻底解决锡城存在的“黑臭河道”、“断头浜”、“河道淤塞”、“河水滞流”等问题,为太湖持续输送清水活水。在“6·5”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陆续推出“为有源头清水来——无锡河道整治探访”系列报道,通过现场探访、专家访谈、百姓的切身感受,着重展示无锡治水新的思路、举措,并期待未来无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城乡水环境新貌。

  “从前这里可以算是一条臭水浜,河道两岸也没有植被、绿化,只有堆积的河泥。”站在陆典桥浜河畔,滨湖区水利局水利建设科工作人员的眼里透露出了自豪和欣喜,他不时给记者翻看河道整治以前“脏乱差”的旧照。

  经过整治,尽管阴雨蒙蒙,仍可见碧水流淌,绿树倒映,走近还能看见小鱼。河岸两边修建了古典美观的栏杆,还栽种了一排排的绿化。

  陆典桥浜只是蠡湖地区众多河道中的一条。蠡湖是太湖伸进无锡的内湖,也是太湖美景在无锡浓缩的精华。而众多入湖河道又集中在滨湖区,蠡湖水系是否畅通、入湖河道水质的优劣都关系着太湖水质的好坏。值环境月之际,记者走进滨湖区一探究竟。

   打通“断头河”,水系活起来

  蠡湖自古以来就是调节无锡地面水的天然枢纽。蠡湖地区是无锡市水网密集区之一,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蠡湖新城水系向东是骂蠡港,向北是梁溪河,西面、南面则都全部流向蠡湖,因此,从水系上讲,蠡湖新城水系和太湖是贯通的。

  由于历史原因,蠡湖新城北面高、南面低,以往该地区的水全部往蠡湖排。然而,2007年太湖水危机爆发以后,沿蠡湖入湖河口全部筑坝挡污。与此同时,由于太湖水往梁溪河中调水,梁溪河的水位长期在高位运行,要让水从南面反向走进入北面的梁溪河也似乎不太现实。这样一来,蠡湖新城的水就面临着出路被堵死的尴尬局面。

  “这么一大片水的出路被堵死了,必须得尽快找新的出路。”滨湖区水利局水利建设科负责人季伟忠告诉记者,自2009年,滨湖区启动了“蠡湖新城水系调整工程”,将整个新城的主要水出路锁定在骂蠡港上。“南北走向的骂蠡港就位于辅仁高中旁。”他介绍说,必须将区域内的骨干河道与骂蠡港相连相通。

  按照规划,要将整个蠡湖新城里的水系进行沟通,有条件的新开河道将“断头河”打通,没有条件的通过箱涵、管涵和顶管等形式进行沟通。据介绍,其间主要是对四条河道进行了水系沟通:连大桥河行至南边原来是断头的,如今和庙金浜连起来了。“而北边就和陆典桥浜接通了。”陆典桥浜的东端原本也是断头浜,经过水系沟通,和中医院新址背后的河北浜通过顶管进行了连通。“原来断断续续的河道沟通起来后,蠡湖新城的水可以流向骂蠡港了,整个水系自然就活起来了。”季伟忠表示,流水不腐,这些河道沟通后,水质也得到较大的改善。

   切除“肠梗阻”,流动更顺畅

  水系是沟通了,但由于部分河道仍存在“肠梗阻”、多年未清淤等问题,水系流动不畅。为了让蠡湖水系能动起来,2014年,蠡湖新城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启动,目的是完善梁溪河东部地区防洪排涝工程设施体系,畅通山洪排泄通道,将惠河路东侧原轻工大学东侧地块泄洪涵与现状泄洪通道相接,减轻青祈路部分排水压力。

  在一期工程中,最重要的动作当属“拓浚”了。据介绍,当年完成了横向丁昌桥、陆典桥,南北纵向蠡溪河的拓浚工程,并且安装花岗岩石栏杆,岸坡绿化、安装路灯等,改变了河容岸貌之余,更是加强了水系的泄洪排涝能力。

  蠡溪河、丁昌桥浜、陆典桥浜位于城市建成区,河道窄而浅、河面漂浮多,水流不畅,河水发黑,河岸杂草丛生。共投入了2800多万元,累计整治长度4.4公里,按照“水优、水活、水清、水美”和生态化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打通了一条条水系“主动脉”。季伟忠介绍说,随着这三条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完工,连同前些年建设的新城河,蠡湖新城“二纵二横”骨干水系网已全面形成。一系列“手术”优化了蠡湖新城水系,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同时宽阔的河面、顺畅的河道还增加了水体的流动性,改善河道水环境,保证了蠡湖新城水系“主动脉”的畅通。

   整治黑臭河道,开出5帖“良药

  作为无锡市太湖治理的前沿阵地,众多入湖河道都在滨湖区。在治太2.0版本中,滨湖区辖区内的曹王泾、梁溪河、小溪港、长广溪、直湖港、尚贤河、庙港、壬子港、洋溪河—双河等16条河道(河段)一一被列入环境综合整治河道名单。其中,纳入2016年市级重点整治计划的河道共有5条,分别是曹王泾、小溪港、长广溪、梁溪河、直湖港。

  滨湖区对这16条河道开出的整治“药方”,由推进控源截污、产业提升、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生态修复等5帖“良药”组成。据介绍,控源截污仍是治理河道黑臭的重要配方之一。

  “今年我们的任务是整治5条河道,但自加压力又增加了横大江、北庄河、古竹运河、壬子港南段这4条河道。”季伟忠介绍,也就是说,共有9条河道列入2016年计划的重点整治河道。针对9条河道的整治,主要是推进清淤和防洪排涝工作。

  季伟忠介绍,清淤对水质的改变不算大,但是却能够解决河道的内源污染,消除河道自身污染,从而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据悉,其中7条河道即将要进行招标,预计7月上旬开始清淤工程。

  此外,在综合治理的“组合拳”中,调水、打捞蓝藻等也起了不小的作用。据了解,梁溪河调水效果明显,目前已经达到III类水标准;小溪港也一直在调水,目前水质处于III、IV类。

   各部门联动,共建“碧水流淌

  “旁边的楼盘甚至以此为卖点,作为景观向前来咨询的购房者进行推荐。”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笑着说,谁能想到,陆典桥浜这条河曾经淤泥堆积、水流浑浊,如今却河水清澈,河道通畅。“没想到本来杂草丛生的地方,现在变得这么好。”经过的市民也啧啧称赞。此外,中医院附近标准花园旁边的河北浜也是治太前景的路灯。河道水变清了,河面变宽了,河岸两边泥泞的小道变成了平整沥青路面景观道路,消除了原地面架空线路满天飞的现象,河道面貌焕然一新,河道的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周围的市民对于如今清新的水质也是齐刷刷一片“点赞”,提升了治太的信心。

  滨湖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说,最近几天滨湖区水利局作为牵头部门,正忙着制定滨湖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方案。他介绍说,将对本周梳理出来的列入治太2.0中的11条“黑臭河道”一一“过堂”。对于这些河道的控源截污最是关键也最是艰难。“老新村的雨污分流不到位、偷排防不胜防,源头上的污染最难防住,”季伟忠显得忧心忡忡,“河道清理相当于将碗洗干净了,但是如果源头上污染了,就等于往碗里装脏水,老百姓看着还是脏”。

  在黑臭水体整治中,各部门将各司其职,确保为太湖持续输送清水活水。其中,住建局将加快推进全区深化排水达标区建设;水利局负责河道清淤、蓝藻打捞工作;环保局深入调查小溪港支浜工业污染情况;农林局从严查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入手;而公安分局则负责整治“住家船”,取缔在影响水环境的河边乱搭乱建的情况。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