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黄汤包: 一只“动人”的包子

26.03.2020  02:32

河蟹的产地,人们在利用这一食材上迸发出更多的创造力。流传百年的靖江蟹黄汤包是其中的经典……”2012年,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把镜头聚焦靖江。从那以后,靖江蟹黄汤包被越来越多人知晓,成为四方来客必定要品尝的特色美食。

在靖江,早上的汤包馆极为热闹。本地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吃汤包,再喝碗粯子粥,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会吃的“老饕”都知道,要吃最正宗的汤包,九月至十二月最好,那时候,蟹肉最肥美,汤包也最新鲜美味。

打开笼,雾气蒸腾,一笼六只蟹黄汤包,每只大约手掌大小,整体皮薄如纸、形如玉菊、不溢不破。每个汤包收口处的褶皱必须在36个以上,并且要求细巧均匀,这才能叫上佳的蟹黄汤包。

味道地道不地道,取决于汤汁熬得是不是老道。调制汤汁,首先要将猪蹄膀的厚皮切细,用文火在鸡汤中煨上近三个小时,让猪皮完全溶入汤中,关火冷却形成透明的皮冻。再选用手工拆出的当季蟹肉,与鸡汤、姜蒜末、皮冻一起搅拌均匀。可别小看了这里面的馅,蟹黄汤包中的“”,就是冷却后的皮冻得来的。这种似果冻的质地能让蟹肉、蟹黄都裹进面皮,上屉后皮冻遇热,化作了鲜味浓厚的汤汁,说它是裹在面皮里的“海鲜粥”,一点也不过分的。

如果说蟹黄蟹肉是汤包的实力担当,那么面皮就是蟹黄汤包的颜值担当。汤包皮必须选用上等的精白面粉,揉、捏上劲后,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面皮。做汤包的面皮能透光,还能如气球般吹成河豚肚子。唯有这样,才能保证一只只汤包蒸熟后都完好无损。这擀面杖下的功夫,需学徒琢磨好几年才能掌握得当。

蒸熟的汤包形态丰盈,用靖江人的老话说叫“放在盘里的座钟,夹在筷子上像灯笼”。仔细看,流动的汤汁撞击轻薄的面皮,于是汤包也有了扭动的姿态,晃一晃,会动,极致妖娆。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这是品尝靖江蟹黄汤包的独特口诀,也为这一“国家地理标志”美食披上一道神奇的面纱。要吃这经过30多道工序才端上桌的精致汤包,自然也需要一点仪式感。

把汤包从屉笼移到食客的餐盘里,这段筷子长的距离,需要服务员专门训练三个月,才能做到心灵手巧,手脚笨拙的可能一两年还会抓破。破了、漏了,都不能端到食客面前,这是百年老店几代人恪守的规矩。

抓出笼的汤包,需放在餐盘靠边的一端,方便食客下口。两三滴陈醋,去腥;五六根姜丝,暖胃。下口也有讲究,先用嘴咬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口子,带着螃蟹鲜味的汤汁喷涌而出。蟹的鲜美、汤的醇厚,完美交融,浸满口腔。要品味“中国汤包之乡”的匠心诚意,这一口足矣。要给自己一个在国庆长假跋山涉水来靖、披星戴月排队的理由,这一口也足矣。

事实上,靖江蟹黄汤包并不是近些年才火的新晋网红,它的美名由来已久。

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开封出现了“灌浆”面食,此即汤包的前身。之后数百年,蟹黄汤包一直是最能代表靖江美食文化的靓丽名片。经过一代代匠人传承创新,靖江蟹黄汤包成为“包子界的一朵奇葩”“汤包中的绝妙小品”,承载着靖江人民不断追求精致文化品位、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

靖江汤包还是中国四大名点之一,与天津狗不理、上海南翔小笼包、扬州富春包齐名。“食神”蔡澜评价它“堪称天下第一包”,著名文史专家赵珩盛赞它“靖江的品牌和靖江人的骄傲”。著名作家舒婷、赵丽宏,著名歌手孙楠、蔡琴都是蟹黄汤包的“忠实粉丝”。

当然,这些蟹黄汤包的“辉煌战绩”你也不必全然知晓,关于汤包的美,在你咬下第一口时自然会明白个八九不离十了。

万余只蟹黄汤包过期 良心商家主动销毁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严云秋)昨天上午9点多,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