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同居”王浆产量翻两番

26.05.2015  13:18

  中国江苏网5月26日讯 “一巢不容二王”,养过蜜蜂的人都知道,一个蜂巢里只能有一只蜂王,否则它们会互相“残杀”。

  可是,七里甸街道五州山村常大春夫妇的养蜂场里,却出现了例外,五只蜂王“同居”,不仅和睦相处,而且实现了蜂王浆产量翻两番的“甜蜜景象”,被称为“多王产子”的技术引得同行纷纷上门求教。近日,记者来到十里长山养蜂场,一探夫妇俩改变传统养蜂方式、探索新技术带来的“甜蜜事业”。

  一进蜂场大门,蜜蜂振翅起舞的嗡嗡声瞬间被放大,顺着声源寻去,成千上万个小黄点,围着百余个蜂箱飞舞,这场景并无不同。“以前养蜂是靠天吃饭,现在有了很大不同,技术用得好、管理跟得上,也可能实现‘逆势上扬’。”常大春一语道出他和妻子摸索新技术带来的变化。

  我市本地产蜜的花源主要是油菜花和槐花,花期一共不过一个多月。“今年4、5月份天气不算好,不少养蜂场的蜂蜜产量缩水厉害,我们家的蜂蜜也只产了三千斤,最高时的产量达到4吨。”不过,妻子赵永华脸上并没有歉收的愁容,“我们的产品比例调整比较及时,现在以产蜂王浆为主。”据介绍,养蜂收益主要靠蜂蜜和蜂王浆,而蜂王浆可以从开春一直产到入冬,因此保住王浆产量是关键,“‘多王产子’这个点子,让我们的王浆产量翻了两番。”

  而“多王产子”就是在一个蜂箱内放入两只以上蜂王,让它们同居一巢产育后代,既节省时间,又增加了蜂王幼虫数量,提高了蜂王浆产量。她指着桌上百余根长条状物体介绍,“这些都是王浆条,每根上密布了上百个圆形容器,蜂王所产幼虫被移至容器内,工蜂们就会主动来分泌‘食物’供养幼虫,这些‘食物’就是蜂王浆。”

  常大春小心翼翼地打开蜂箱,取出蜂王居住的巢脾展示,果然,一个蜂巢内竟有5只蜂王,“其实多王产子的原理简单,因为蜂王互相进攻的武器在钳子,如果使它的武器受损,攻击力下降,久而久之就可以相安无事。”常大春坦言,这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怎么剪要靠手上技术和长期经验积累,在降低蜂王攻击性的同时,又不能伤它太重。刚开始试验时,由于没剪到位,蜂王攻击力太强,互相残杀,导致受伤太重而全军覆没。”

  如今,通过这一技术的尝试,该养蜂场的蜂王浆年产量翻了两番。不过,尝到新技术带来甜头的夫妇俩并不“保守”,只要养蜂人上门请教,他们都热心接待、亲自演示,目前由常大春手把手教授过的6名养蜂人,在其养蜂过程中均取得了增产的效果,“我们的一点小创意,如果能给更多养蜂人带来收益,何乐而不为?” (陆彦杰 朱婕)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