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虚假大学名单发布共118所涉及25省市

26.06.2015  11:27

  

  正值各地高考(精品课)分数公布之际,25日,“上大学网”公布了最新一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这是该网第四次公布上述榜单。按照校名有118所虚假大学分布于北京、上海、河北、湖北、天津、江苏等25个省区市。其中,注明“中国”“北京”“首都”等字样的假大学数量达39所,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以“经济贸易大学”“工商学院”“科技学院”等命名的比比皆是。新华网

  打着大学幌子却无实体学校蒙骗低分和低学历人群

  2013年至2014年,“上大学网”曾先后公布了3批共210所虚假大学,通过教育部和各地主管部门的查处,大批虚假大学被取缔。今年,又有上百所虚假大学出现,有的属于改头换面更改校名行骗,有的则变换新网址保留旧校名。

  “上大学网”内容总监谌江平告诉记者,今年上榜的118所虚假大学是根据近年积累的一手资料及热心网友举报再经与教育部公布的权威名单查证汇总得来。“绝大多数假大学都是左抄右盗、东拼西凑,自建所谓空壳网站。打着大学的幌子,却无实体学校,以此蒙骗广大高考低分、低学历人群。

  由于多数假大学网站是模仿正规学校,“北京科技学院”“南京工商学院”“吉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等假大学官方网站首页,竟神奇地雷同。多次曝光后,一些虚假大学已被取缔,有的则更换信息继续存在。

  造假售假一条龙

  给假学历再设置假认证

  仅凭一个虚假网站如何招生行骗?记者了解到,虚假大学受害者大致分为三大人群:低分但很想上大学的高考生及其家长;因学历门槛在报考、职称、升迁、待遇等方面受限的在职或求职者;能力不够学历来凑、心存侥幸的低学历人员。

  “专科1100,专升本1300,本科1500,从报单时开始算20来天,带学习卡,先款再操作……”多达千余所“大学”的毕业证或学位证在互联网、社会上“流传”。

  为营造骗局,大多数假大学设置“局中局”:在其官网设置“学历查询”“证书查询”“信息查询”等入口,给假学历再造一个“假认证”。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是目前教育部指定的唯一的学历查询网站,很多人却并不知道可利用其进行学历查询。

  行骗网站流动性强

  部分正规学校监管不严

  每年高考前后,总会爆出虚假大学欺诈事件,甚至像“北京科技师范学院”之类同一个校名年年存在,年年被举报,但年年死灰复燃。

  今年,“上大学网”通过多家网站IP地址查询第三方平台逐一对118所虚假大学的网站域名查询,发现绝大多数虚假大学的IP地址分布于香港、美国、韩国等地区。由于网络域名注册、虚拟主机等获取不受国界限制,网站数据可批量复制,建虚假网站成本低廉,成为假大学极易死灰复燃的首要根源。

  “很多侥幸得逞者,不仅不举报不投案,反而口耳相传,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虚假大学泛滥。”谌江平认为,要想彻底消除虚假大学,需要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及各级网监、各大网站域名注册供应商、相关高校、各级用人单位、公检法等形成合力,加大对虚假大学以及制售虚假学历文凭的打击力度,加大制假售假者的犯罪成本,挤压其市场运作空间。同时也要加强对学历、学位证书的认定,打消部分人员企图以“假学历”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让造假者失去市场。

  虚假大学十大特点

  1.最终目的是将假学历文凭证书卖给低分低学历人群

  2.均不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

  3.均不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相关民办学校名单中

  4.虚拟校名仿冒正规普通高等院校或其他正规学校

  5.自建学校网站不在工信部备案或盗用其他实体单位的备案信息

  6.其网站的IP地址(空间/服务器)均挂靠大陆以外的地区或国家

  7.抄袭或盗用正规学校的简介、校园新闻或图片等内容

  8.自建学校网站均有在线学历查询入口,首页或模仿或雷同

  9.域名注册IP挂靠批量复制等建站成本低,改名换址极易死灰复燃

  10.受害者或茫然不知或利益驱使,不举报不投案间接助长虚假大学泛滥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