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浸泡掉色清水变“牛奶” 扬州市民疑买到增白蘑菇

29.11.2015  16:07

  【核心提示】

  中国江苏网11月29日讯 近日,市民孔女士在望月路步行街买了半斤白蘑菇,清洗时,发现浸泡白蘑菇的清水竟然变成了乳白色,洗了几遍,发现水还是乳白色的。她怀疑自己买到了“增白蘑菇”,可能添加了荧光增白剂等添加剂。

  白蘑菇浸泡后,清水成乳白色

  市民遭遇

  孔女士说,她是第一次在望月路步行街这家农产品店买白蘑菇,挑选时,她就觉得这里的白蘑菇偏白。当时也没有多想,就买了半斤。回家后,她将白蘑菇放在一只小锅里用自来水浸泡清洗,竟然发现清水变成了乳白色。继续放水浸泡,水依然是乳白色的。

  白蘑菇怎么会掉色?那些经过浸泡、清洗后的白蘑菇,也出现了锈红色。孔女士说,浸泡的水闻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气味。

  “我以前买的白蘑菇,洗出来的是泥水,用开水烫也没变过乳白色。”孔女士怀疑这次买的白蘑菇“整容”过,添加了荧光增白物质。

  店方回应

  白蘑菇泡水变白色属正常

  昨天,记者来到了孔女士购买白蘑菇的农产品店,看到两只塑料袋装着白蘑菇。袋子里的白蘑菇个个新鲜雪白,表面有少些泥土,菌盖内边缘,能看到白色粉末状物质。

  记者询问店内工作人员,白蘑菇浸泡出乳白色的水正常吗?该工作人员表示,白蘑菇浸泡时间长了自然会掉色,水变成白色属正常。这些白蘑菇都是批发来的,不可能添加东西。

  记者走访

  不少摊主称白蘑菇不掉色

  随后,记者又来到四季园农贸市场,在一家卖菌菇的摊点处找到了白蘑菇。篮子里的白蘑菇摸上去表层略干,颜色微黄,部分呈锈红色。

  记者询问摊主,白蘑菇用水浸泡会不会掉色。摊主表示,白蘑菇不可能掉色的。

  接着,记者又去了石塔农贸市场和东花园农贸市场,在两个市场都买了一些白蘑菇。这些白蘑菇表层干燥,是黄白色。

  “白蘑菇放几天就会变色的,生锈斑。”东花园农贸市场一卖菌菇的摊贩告诉记者,白蘑菇上面沾的就是泥巴,回去洗干净就行了,不可能掉色的。

  “掉色肯定是加了东西的,一般蘑菇泡出来不可能是乳白色的。”石塔农贸市场一位摊贩说,蘑菇泡水会变重,无论是热水还是冷水洗,水可能轻微浑浊,但变成乳白色是不正常的。

  记者试验

  浸泡30分钟,自来水成乳白色

  昨天,记者将买来的白蘑菇做了试验。将步行街买来的白蘑菇与东花园农贸市场买来的白蘑菇同时放在透明玻璃杯内浸泡。

  两个玻璃杯内加自来水,左侧玻璃杯放入4只在望月路步行街买的白蘑菇,右侧玻璃杯放入4只在东花园农贸市场买的白蘑菇。浸泡5分钟后,左侧杯内自来水呈淡淡的乳白色,右侧杯内的水变得浑浊(见下左配图)。浸泡30分钟后,左杯的水呈乳白色,右杯的水呈锈红色。(见下右配图)

  市场检测

  这些白蘑菇不含荧光增白剂

  记者来到花瓶苑农贸市场做荧光增白剂检测。工作人员将记者带来的白蘑菇逐一放在荧光增白剂测定仪器内。检测结果显示,记者买的这些白蘑菇均未发现含荧光增白剂。

  工作人员介绍,白蘑菇浸泡出乳白色的水,有很多种可能,如果不能确定添加了哪种添加剂,是很难检测的。虽然不能定性添加了何种物质,但不建议食用。

  记者从扬大化学化工学院的老师那里了解到,用来增白的化学物质较多,但没有做过检测不能确定是哪一种。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经过化学物质熏泡出来的农产品,食用后对人体有害。

  部门回应

  查到问题菌菇会处罚商家

  扬州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我市几个大型农贸市场都具备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和荧光增白剂检测的服务项目。对于农贸市场、超市以及在工商部门登记过的农副产品超市,也会定期检测抽查。菌菇类抽查较多的就是荧光增白剂的快速检测。“菌菇添加荧光增白剂的以前有过,近来还没有查到过。”工作人员表示,一旦被查到,工商部门会对商家进行处罚。

  昨天,记者将孔女士购买白蘑菇的情况向工商部门进行了反映。记者马燕洁文/图

  【业内支招】

  如何选购菌菇?

  扬州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为市民选购菌菇支招,正常的菌菇摸上去都是干的,而浸泡过的菌菇则比较湿润。挑选白蘑菇时要看、摸、闻,正常的蘑菇呈白色或稍微带黄,那种表面白亮、浸泡过的就是经过加工的。浸泡增白的蘑菇表面会有粉末状的东西。闻着有刺鼻味道的蘑菇也不要选购。买回的鲜蘑菇一定要用清水浸泡,然后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