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缸”蔷薇湖首次试蓄水 避开本轮农业用水高峰

17.06.2015  17:16

图为蔷薇湖全景。 记者 牟进勇 通讯员 王雅萱 王宁 摄影报道

  中国江苏网6月17日讯(记者 李耀华 通讯员 王贵珍 王雅萱 王宁)6月15日,市水利部门打开蔷薇湖北侧堤外闸门,蔷薇河水穿过早已固化的预定通道,自然流入与其存在明显高差的蔷薇湖中心湖区,标志着蔷薇湖首次成功试蓄水。经过数月紧张施工,这个被称为港城“大水缸”的蔷薇湖工程的土方、护坡等关键工程已全部完成,相关附属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

  由于当前正值夏收夏种,蔷薇河两岸农业用水明显增加,当日蓄水开闸仅持续约一小时时间即关闭。有关部门将错开本轮农业用水高峰,并结合未来汛期蔷薇河丰水期之便,择时完成湖区蓄水“洗湖”目标,为蔷薇湖实现正式蓄水创造良好的条件。笔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大型施工机械仍在紧张作业,主湖区已有较大面积蓄水,湖区道路及浅水区多道围堰均已成形,部分湖区绿化工程也在紧张进行中。

  作为港城城市饮用水源地“双源、双线、双湖”总体布局思路的重要项目,蔷薇湖、沭新渠工程于2013年5月28日正式开建。2014年6月底,市区饮用水输水工程即沭新渠送清水工程启用,市区居民喝上了更为洁净的自来水。同步建设的蔷薇湖工程一直在稳步推进中,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房屋土地征收工作。截至目前,蔷薇湖土方工程、湖区开挖、护坡工程已全部完成,湖区湿地工程净化区地形塑造,配套建筑物及取水涵闸、取水泵站等主体工程已完工,湿地工程已进场并做好植物栽种前期工作。工程项目已累计完成工程投资约2.63亿元,近期还将完成10KV供电线路及自动化工程、湿地工程植物栽种及水生动物投放等工作,年底将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蔷薇湖工程被港城市民称为市区的“大水缸”,其蓄水对港城饮用水的进一步改善将起重要作用。据介绍,该工程以蔷薇河为主水源、通榆河为第二水源,使蔷薇河原水经本工程净化处理后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满足市区70万立方米/天的正常供水规模。同时充分利用本工程的蓄水能力,联合大圣湖应急水源地,在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保证市区12天的应急供水需要。蔷薇湖工程位于海州区锦屏镇刘顶村、新海村、东海县张湾乡境内,蔷薇湖南岸东侧以通榆河为界,西侧以汾灌高速为界,包括预处理区、复合表流湿地净化区、沉水植物净化区及深度净化区四个功能区,未来其蓄水水面约233公顷,最大水深约6米,总有效库容525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估算约14亿。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