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书记夜校”点亮民心

20.11.2015  16:34

 11月18日,陈圩村举办“葛书记夜校”挂牌仪式。

  □本报特约记者孙军通讯员冒益慧孙晓东张海鑫摄影报道

  “老杨,一起去村部看看,今天‘葛书记夜校’挂牌了……”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今天宿迁市洋河新城郑楼镇陈圩村显得格外热闹。原来宿迁市市直单位挂村及“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三年即将期满,当地村民为了永远记住即将离任的挂村“第一书记”葛祎,感恩脱贫致富好政策,商议将原来定期举办的致富培训班正式更名为“葛书记夜校”。

  送温暖更要送知识

  2013年宿迁市市直单位挂村及“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开展后,宿迁地税局在原来挂钩帮扶的基础上,选派军转干部葛祎到陈圩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谈到创办“葛书记夜校”的初衷,陈圩村委书记蒋守兴深有感触地说:“‘第一书记’葛祎同志驻村帮扶三年来,为人亲民,还定期邀请专家们来村里开展农业技术、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等培训,深受群众欢迎。

  在农村长大的葛祎对于“葛书记夜校”的成立,有他自己独到的想法。他说:“虽然三年即将期满,但是还将会一如既往地帮助陈圩村的群众继续走好致富路。”他还说,要借助“夜校”这个服务平台,开展好文体娱乐活动,丰富群众夜晚文化生活,加深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感情。

  驻村更要助村

  药材种植是陈圩村的传统优势产业,但在市场销售这一汪洋大海中,陈圩村的药材种植仅像一只小舢板,村民始终难以抵御海上风浪,村民不敢大面积种植,收益一直很低。葛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去年8月,他通过原来的战友打听到山东等地通过成立药材种植合作社已经让农民发家致富,于是带领村民前去取经。随后在他的多方协调下,流转土地400亩种植板兰根、白芷等,并帮助陈圩村成立了首家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当年,入股的贫困户每户分得中药材种植分红1000元。

  葛祎扶贫三年,日子过得既充实又辛苦。村妇女主任李明翠是快言快语的直爽人。夸起葛祎心系群众的事真是如数家珍。“葛书记对村里情况了如指掌,看到村里有很多妇女平时要在家照顾老人、孩子,不能外出打工,他又主动跑苏南、浙江等地招商引资,在2014年为陈圩村招引第一家无尘隔离服加工厂,并协调先期投入8万元用于购买缝纫机设备,2015年又筹集资金33万元为陈圩村建起700平方米服装厂厂房,每年为村集体创收15万元,同时解决了40名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

  村民富更要村里富

  2013年,在葛祎的建议和推动下,宿迁地税局178名税务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陈圩村178户贫困户,一户一卡,责任到人,逢年过节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夏收夏种送肥料同劳动。在税务干部的倾心帮扶下,178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但是村集体经济薄弱一直是围绕在葛祎心头的一块心病。三年来,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他积极协调各单位,尤其是作为后盾单位的地税局从人力资源、财力、物力等方面对陈圩村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先后争取地税局投入一百多万资金用于改善村容村貌及生产生活。目前,已建成3条水泥路、8座排水桥和一千多平米的水泥场地。今年“七一”前夕,他向局党组汇报发动局机关全体党员缴纳特殊党费,筹集了3万元资金,建起村党员活动室,从此村里的党员们有了温暖的家。围绕提升村民幸福指数,着手当前放眼长远,在这一发展思路上村委书记蒋守兴更是依靠他、信任他。“第一书记”给陈圩村带来了巨大变化,改变了村干部的思维。63岁的陈大爷说:“村干部的服务意识更强了。”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村集体已由原来负债到目前年增收二十多万元。

  三年的驻村帮扶,葛祎从一名机关干部变成了村里的“班长”,从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走进了田间地头,驻村“第一书记”葛祎用心血和汗水,改变着村容村貌,逐步成长为陈圩村发展的“主心骨”和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正如群众所言,葛祎的到来,实实在在地将他们带上了致富路,虽然葛祎三年期满即将离开,但是“葛书记夜校”的精神他们将会一直传承下去,“葛书记夜校”这盏明灯将会一直照亮和领引村民们奔向小康之路。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