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农残检测点为啥成了一种摆设

12.11.2014  09:57

 

图为检测员正在进行农残检测。顾鹏摄

  

脚步声、叫卖声、询价声、还价声……昨天一早,记者在时代农贸菜场看到,主妇们在买菜时,大多会挑挑拣拣,最怕的还是怕农药多,买好了又匆匆往回赶,殊不知近在咫尺就有一个农残检测点,只要简单一测,就能知道蔬菜里的农药多不多,吃起来也更放心。市民们是不知道、不愿意,还是担心会被拒绝?昨日,记者对菜园到餐桌的最后一道安全关口,进行了一番调查。

 

每周送检市民不到5人

 

近年来,我市在城区部分大型农贸市场内,都设立了农残检测点,除了每天对进场蔬菜进行质量抽检,同时也向市民免费提供农残检测服务。

 

我们的检测以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为主。”昨天,记者在时代农贸市场观摩了检测过程,只见检测人员拿出一瓶无色的“洗脱液”药水,倒入几个洗净的小碟子内,将药水在叶片正反面洗刷、浸泡至少3次,再提取浸泡液的汁水,加入农残检测液后等待结果。5至10分钟后,如果检测液的紫红色褪去就表明农残超标,甲胺磷、氨基甲酸脂类等残留农药一旦超标,通过农残检测立即能被发现。对于检测不合格的产品,经营者必须进行无害化销毁。

 

我们免费提供农残检测服务,但主动上门的市民很少,夏天还会有些市民拿小青菜来检测,现在天气凉了,来检测的就更少了,平均每周送检市民不到5名。”时代农贸市场农残检测员庞小芬告诉记者,相对而言,一些酒店、学校送检的比较多。庞小芬每天要从市场上的蔬菜中抽出20个样品来检测,而这些样品的来源既有固定摊位的,也有自采自销的,检测信息每天会在农贸市场的信息公示栏公示。

 

检测很麻烦但很有必要

 

在走访农贸市场的过程中,一些受访市民表示,他们压根没听说过农贸市场有农残检测设备。

 

在机关单位上班的时先生经常到农贸市场买菜。面对记者的询问,时先生一脸茫然。“现在知道了,以后买完菜会不会拿去检测呢?”时先生表示不会,称天气冷了蔬菜农药打得少,不放心的话只要放在水里多泡一会就没事了。渔婆农贸市场检测员陈雅告诉记者,平常几乎没有市民买完菜就拿到他们那里检测的,偶尔有来检测的,也是在购买时表示出了不放心,经摊主提醒后拿来检测的。

 

为什么市民大多对菜市场农残检测服务茫然无知?部分市民反映,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农贸市场虽然有检测地点,但标识不明显,有些农贸市场甚至没有标识。此外,由于大部分蔬菜的农残在清水里浸泡后能得到有效去除,许多人因而不以为然,认为检测很麻烦,不愿意浪费这个时间。

 

力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覆盖检测

 

据市农业部门介绍,在我市,地产的“放心菜”从基地进入市场,需要经过产地“农残”检测、镇农技站及农贸市场每日例行的“农残”检测、市农委监测站“农残”抽检等“三重门”。目前,全市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均建有基地农残速检室,在城区渔婆农贸市场、江华菜场、时代农贸市场等均建立中心检测室,设立“放心菜”档案。江华、宝达、小兔子桥等农贸市场每天有专人抽样送检。在城区其他农贸市场均设立有流动检测点,为市民提供蔬菜农药残留免费检测服务。眼下我市已经基本实现了农残速测全覆盖,并初步形成了对农产品生产、储运、销售以及产地环境等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监控,避免不合格蔬菜流向市民餐桌。

 

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负责人解庆友告诉记者,今后,我市还将加强对城乡各个农贸市场蔬菜农残抽检力度,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实现基地、市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确保市民“菜篮子”安全。

 

农残检测员为你罗列农残“误区

 

误区一:有虫眼的蔬菜农残少

 

不少市民这样认为:有虫孔的小青菜是未施用农药的,其农药残留物很少,食用安全性高。其实这样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

 

渔婆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物检测员陈雅介绍,如果青菜生长过程中留下虫眼,虫眼会随着叶片增大,影响卖相。有的菜农补充施药,进而造成农残超标。此外,有虫眼的蔬菜水果被农药杀掉的是成虫,而无虫眼被杀掉的是幼虫或虫卵。成虫的抵抗力显然大于幼虫,所以农药的使用量或许会更高。而且成虫的出现时间肯定晚于幼虫,因此有虫眼的蔬菜施药时间离收获更近,农药反而分解少、残留高。

 

误区二:蔬菜最好现吃现买

 

很多人认为,吃蔬菜图的就是个新鲜,应该现吃现买。时代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物检测员庞小芳介绍,近年来对市场上发现的农药残留超标蔬菜分析,夏季蔬菜农残以有机磷、氨基甲酸酯两大类为主。通过两三个小时的清水冲洗浸泡后,蔬菜表面的农药残留量会降低三四成。很多农药毒性不高而且可挥发,因此建议市民把新鲜的蔬菜买回家之后,可以先放置一天,这样对蔬菜的新鲜程度影响不大,却能有效降低农药残留的含量。

 

误区三:“好看的”相对较健康

 

购买蔬菜时,一些看上去有点歪瓜裂枣的蔬菜没准比那些个大、鲜艳的同类还要健康。”渔婆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物检测员陈雅介绍,根据经验看来,过分“好看”的蔬菜瓜果,农残超标的概率更高。

 

陈雅解释说,通常情况下滥用激素、农药的蔬菜的外形会有所改变,例如体积过大、颜色怪异的番茄、土豆、黄瓜、草莓等,看似“漂亮”,但可能是药物“催化”而成。购买此类蔬菜瓜果时,不要太贪图外观,买个头、外形较普通的即可。此外,洋葱、茴香、香菜、辣椒等由于味道特殊,通常虫害较少、农药残留较少,购买时不用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