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社区:果蔗成农民“甜蜜产业”

19.09.2015  09:33

  9月,走进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荷花社区的田间地头,处处一派生机。翠绿的水果甘蔗林层层叠叠织成了一幅幅迷人的美景。

  “这片果蔗长得不错,叶子的颜色很均匀,碧绿碧绿的,没有斑斑点点,估计月底就能上市了。”穿梭在果蔗林间,南京市农科所果树研究室副主任童晓利指着手中的叶片,和社区农业主任汪根祥讨论着。今年上半年,荷花社区引进种植了100多亩广东红皮果蔗,如今一簇簇一人多高的果蔗已到了拔节期,长势喜人。

  甘蔗种植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地区比较常见,而南京只有部分散户种植,不成规模。“今年,通过土地租赁方式,我们流转了荷花社区部分土地打造了南京市最大的果蔗种植基地,进行了新品种的试点种植。”据童晓利教授介绍,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研究人员引进了十几种果蔗品种,采用创新的组培技术,在实验室里成功培育出了长势强、抗虫害的本土果蔗。为了让这些南方“客人”更加适应江宁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技术人员还为它们“私人订制”了一套种植手段,比如针对梅雨季节对土地实施方便排灌的纵、横沟和围沟,6、7、8月份分别进行促进、保护、控制分孽的有别于南方种植的三次培土,以及龟背式、双垄等种植方式,让果蔗快速生长。

  果蔗长得好,开心的不止是童晓利这群科研专家,还有荷花社区的农民。汪根祥算了一笔账:一根果蔗在南京的批发价平均4至5元钱,一亩地果蔗产量在3200棵左右。也就是说,一亩地的毛利润在12000元左右,而纯利润至少能达到8000元。如此看来,果蔗真正成了荷花社区农民的“甜蜜产业”。“现在,社区40%的农户把田地承包给种植大户,以田地收租获利;10%的农民参与果蔗种植中;还有近半的村民通过劳动力输出提高收入。”看着成片绿油油的果蔗林,汪根祥笑着说,“往后农民的生活就像顺梢吃果蔗一样,定是一节更比一节甜。” 杨 浩

编辑: 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