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3.15”江苏食品药品安全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之二 扬州药店信用等级公示奏效 药店争贴"大笑脸"

16.03.2015  15:29

  人民网扬州3月12日电(耿志超)“终于贴上‘大笑脸’了。”11日,当看到象征诚信等级的“大笑脸”标志贴到自家药店时,当地荷花池大药房的工作人员戴善干舒心多了。

  2013年,扬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行药店信用等级“脸谱”公示项目,全市1200多家药店统一采用“大笑脸、小笑脸、平脸、哭脸”来区分诚信、守信、警示、失信四个等级,制作了“药品安全信息公示牌”,将药品许可证照、年度信用等级评定信息、投诉举报电话等内容公示于药店店堂的显眼处,供市民购药时查看。这是江苏眼下力倡的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成果。

  “脸谱”公示项目一开始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和响应。“像我们这种经营比较规范的中小型药店,开始还真没有太在意这个小小的‘脸谱’。”戴善干说,直到去年因为一次检查不合格,荷花池大药房得到了“平脸”(警示)标志,一段时间后,从事药品零售工作多年的戴善干发现,市民似乎是真的注意到了这个不起眼的“脸谱”,一看到是“平脸”,就不情愿来了。

  “实践证明,药店得到‘平脸’或者‘哭脸’,就意味着有购药需求的市民会有意识地放弃购买,转而去其它‘笑脸’药店,这种影响是直接的。”扬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流通监管处主任科员杨健表示,与此同时,由于人流量少了,客观上销售量也减少了,因此,批发商在向药店发货时,原本可以以较低价格拿到的药品,会因各个药店之间销量的差异而有所区别,这也间接增加了药店的经营成本。最终,“笑脸”药店因为低价、优质、服务好,经营的是越来越红火,“平脸”或“哭脸”药店就变得缺乏竞争力,直至举步维艰,退出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以来,扬州市诚信等级药店比例上升了26%,警示、失信等级分别下降至2.9%、0.5%,全市药品零售企业由2013年的1222家减少为1067家,有效规范了整个行业。下一阶段,扬州市要将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延伸覆盖至药品使用环节(医疗机构),在全市推行药店零售远程审方和药事服务,指导群众安全合理用药。

                                                                                                                    (人民网江苏视窗,2015年3月12日)

  http://js.people.com.cn/n/2015/0312/c360306-24138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