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郎爷爷:从贫困户到脱贫典型

09.10.2017  11:56

图为茅荣郎向村干了解相关政策。朱娜摄

最近,“喜迎党的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百姓名嘴专题宣讲团正在全市巡回演讲。宣讲团成员郭海霞讲演的十圩村贫困户“荣郎爷爷”脱贫的动人故事,扣动了很多人的心弦。

郭海霞是城南办事处十圩村村委会副主任。她所讲述的“荣郎爷爷”名叫茅荣郎,曾是十圩村的老贫困户。2012年春节前夕,郭海霞第一次见到茅荣郎。当时,他正坐在村委会办公楼的楼梯上抽烟,默不作声,等会计到办公室,领取了慰问金后闷头离开。

扶贫工作展开后,茅荣郎成为十圩村村干的帮扶对象。2012年5月,郭海霞与村委会主任走访排查贫困户住房安全情况。在村埭上一排楼房里,一处低矮瓦房极是显眼。这是茅荣郎的家。郭海霞记得,屋子里很暗,脚下的泥土地凹凸不平,窗户上是经年累月的灰尘,家中没有像样的家具,俨然家徒四壁。“但最暗的,还是茅荣郎在心里给自己画的牢,自我厌弃,不愿意走出来。”郭海霞说。当时,面对村干们满腔热情的关切询问,茅荣郎连头都不抬。

为了打开茅荣郎的心窗,郭海霞开始频繁到茅荣郎家串门。逢年过节,有了慰问品,她会骑着电动车,带到茅荣郎家,每次都亲昵地喊他爷爷,给他慰问品时,郭海霞总是细细叮嘱他该如何食用、什么时候过期、有哪些注意事项等。渐渐地,茅荣郎和郭海霞熟络起来。

2013年,江苏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全省范围内的低收入户建档立卡,施行结对帮扶,给予低收入户上学、就业、医疗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郭海霞正式成为帮扶荣郎爷爷的联络人。授鱼不如授渔,输血不如造血。2014年,郭海霞与其他村干们商议着给茅荣郎提供就业帮扶的事宜,经过协调牵线,茅荣郎有了一份打水工的活儿。

渐渐地,茅荣郎的生活越来越好。2016年,城南办事处统一为茅荣郎所在组的老年人办理失地农民保险。按收入测算,他的全年收入共计一万六千元,达到脱贫标准,可摘掉贫困户的帽子。由此,荣郎爷爷不能再享受贫困补助了。郭海霞一直踌躇怎么跟他提起。令郭海霞没想到的是,茅荣郎竟拿着贫困手册,主动来找她,挺着腰板说:“丫头,我现在的收入不能算贫困户了,把这个还给你。

茅荣郎的变化也被左邻右里瞧在眼里,成了“脱贫典型”。他周围的邻居都说,以前很少见到茅荣郎出来走动,现在常常看见他,脾气也改了,见人打招呼,做事情勤快麻利,人可好了。

村里在拆迁,我很快就分到新房子里住了,生活越来越好,这都要感谢政府感谢党啊。”茅荣郎说。

郭海霞回想这五年,说:“我真的没有为他做什么,只是依托政策,一步步地给予一些帮助。”她在演讲时说,荣郎爷爷巨变的实践也告诉我,只有带着感情,带着热情,真正“沉入”农村,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党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更加落实到农村,才是真正的“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