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台村“第一书记”普法忙

18.09.2015  08:09

  8个月前,徐州市贾汪区司法局局长牛建钧来到青山泉镇荆台村挂职党支部“第一书记”。对此,村民一脸疑惑,“怎么来了个局长”、“第一书记”是做什么的……随后,牛建钧和村干部一起解决了不少民生实事,同时还在村里搞起了法治宣传。如今,村干部和村民对这个司法局局长竖起了大拇指,希望他能呆久一些。

  今年以来,贾汪区司法局以“第一书记”活动为载体,变走马观花式“忙下乡”为扎扎实实的“乡下忙”,通过司法行政职能为挂职村村民谋利益,满足群众的法治需求。

  “第一书记”当起矛盾纠纷调解员

  青山泉镇荆台村以种植业为主,偶有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到任后,牛建钧通过向村委班子成员了解情况、走访村里的群众,掌握了矛盾纠纷第一手资料。

  3月初,牛建钧成功化解了一起邻里矛盾纠纷。村民刘某给同村张某帮忙盖房子时不慎摔伤,要求张某支付医疗费。由于张某没有按照刘某的要求支付医疗费和损害赔偿费等,刘某扬言要去上访。为避免矛盾升级恶化,“第一书记”积极奔走其间进行调解。

  直到双方对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意见后,牛建钧把双方叫到一起,坐下来一字一条将解决方案讲给他们听,妥善地解决了这起矛盾纠纷。截至目前,荆台村没有发生因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产生民转刑、上访等事件。

  “第一书记”尽全力帮扶困难群众

  六一前夕,当牛建钧将学习用品、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物品送到村里在监服刑人员家属林某手中时,她感动得热泪盈眶。

  结合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开展的“法润江苏·2015春风行动——走进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黄丝带”关爱活动,牛建钧为村里特别困难的6户在监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家庭落实了低保,帮助3名辍学未成年子女重返校园,为12人减免学杂费。

  活动中,他先后走访荆台村多名困难家庭,询问家庭生产、生活和孩子学习成长情况,为困难群众带来米、面、油等生活慰问品。同时与村“两委”干部亲切座谈、与群众面对面谈心交流,询问荆台村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村民生产、生活、法治需求等情况。截至目前,共征集到关于司法行政方面的意见13条。

  “第一书记”为法律服务搭台唱戏

  荆台村村民大都以种地为生,法治意识较弱,村民遇到法律问题通常以“非理性”方式解决,有时还会让问题更加复杂化。

  牛建钧了解情况后,在全区范围内挑选“政治素质高、执业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律师,义务担任荆台村法律顾问,为村委会在村务管理、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提出法律建议,帮助制定修订村规民约、审查合同(协议),向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与此同时,开展法治文化阵地“112”工程建设,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学到法律知识。

  荆台村村支书蔡可银说,“第一书记”不仅为村里协调解决了不少民生实事,还普及了很多实用的法律知识,希望他多来荆台搞普法。

  □本报记者施为飞本报通讯员胡远领

编辑: 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