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亲人披露湮没的历史

22.10.2014  15:11

  抗战档案报道“牵线搭桥

  ▲图为刘伯阳信件首页。  

  钩沉

  本报9月3日第6版的报道《父子两代人的热血抗战》,首次披露了一封民国时期的档案信件,档案封面是一个公函,事由:“呈为青年尽忠报国舍身抗战流血沙场尸骨难寻为国所致乞念忠魂请为恩准令饬褒奖编叙忠烈史迹建祠衣冠坟墓以重国典而慰忠魂事由”,日期为民国三十四年十月十六日(1945年10月16日),附了一封信,作者为刘伯阳,当时的职业是“江苏省建设厅公路杨浦各线桥梁管理员”。在这封信中,刘伯阳强忍悲痛,向政府详细介绍了两代人投身北伐和抗战的故事。儿子刘升林1938年在扬州的对日作战中粉身碎骨,壮烈殉国。作为父亲的刘伯阳没有什么物质上的要求,只希望把儿子的事迹写于史迹,并为儿子建一个衣冠冢。两代人的抗战史,令人肃然起敬。那么,这个衣冠冢后来有没有建成?刘伯阳一家后来的命运又如何呢?这一直以来成为一个难解的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稿件见报后,记者接到无锡市民周秋其先生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里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就是刘伯阳二儿子刘升梁的大女婿,而刘伯阳的女儿刘升兰还在世,今年82岁,目前住在上海。在9月3日的报道中,记者曾写道:“在这封信中,刘伯阳提到,当时是‘八口之家’,这样说来,现在很可能还有刘伯阳的后代。”周秋其告诉记者,“八口之家”包括刘伯阳夫妇,刘升林、刘升梁、刘升兰兄妹仨,另外还有姥姥、舅舅、舅妈。刘伯阳生于1879年,刘升林生于1919年,刘升梁生于1927年,刘升兰生于1932年。确实,在刘伯阳的信中,他说儿子升林参加抗战时18岁,牺牲的时候19岁,正是1938年。

  刘伯阳的信件披露,远在上海的刘升兰老太太非常兴奋,记者专门把信件电子版发给她看,她一眼就认出了父亲的笔迹,不过,她小时候从来没有听父亲提起过这封信。刘升兰告诉记者,刘伯阳后来生活在无锡,1960年左右去世。或许是因为与国民党的关系,刘伯阳后来对自己的事情说得很少,甚至连刘升林当年为国牺牲的情况也很少提起。不过,刘升兰说,父亲曾告诉她,他曾经是骑兵师长,当年曾驻扎在南京洪秀全的王府里。他投身辛亥革命的时候,在江阴开会,灯全部要关掉,连家人都不知道。刘升兰不知道父亲的文化程度,“不过,他的毛笔字写得很好,应该受过很好的教育,而母亲娘家曾经在清朝当官,是一个大家庭。”刘伯阳祖籍山东淄博,在刘升兰的印象里,她曾经看到一张父亲年轻时的照片,照片上可以见到军服、军刀等。在刘升兰的记忆里,家里本来保留了不少父亲的遗物,不过,这些在“文革”期间全部是“罪证”,因而全部销毁了。“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南京,到江苏省档案馆看看父亲的亲笔信!”刘升兰认真地说。

  据了解,刘伯阳与陈立夫、陈果夫有一定的交情,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刘升梁得以进入上海银行工作。解放后,刘升梁到无锡崇安区工作,曾任房管所长、开发公司经理等职务。“文革”期间,刘升梁因为父亲历史上曾经是国民党军人的“污点”,一直入不了党,被下放到农村,身体一直不太好,于2007年去世。其爱人则因为“文革”患上了多种疾病,逝于2003年。周秋其介绍说,老丈人刘升梁性格比较内向,再加上后来一直郁郁不得志,所以平时也很少谈起家族历史上的事情。

  周秋其告诉记者,可以确定的是,刘升林的衣冠冢确实因为内战爆发的原因,没有能够建起来,这正印证了扬州市党史办专家陈立、徐皎皎的推断。刘伯阳的心愿,最终成了永远的遗憾。不过,他留下的这封信,成为两代人抗战的见证,也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献。周秋其表示,他还要召集刘伯阳的后人,一起完善族谱,撰写回忆录,“一个家族的抗战历史,是一个民族抗战历史的缩影,留下一段历史,正是为了珍视未来。

  本报记者贾梦雨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