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拉命运或堪忧 新宪法出台尤关键

20.05.2015  13:41

  新华网曼谷5月20日电(记者李颖 陈家宝)19日上午,泰国最高法院开庭审理针对前总理英拉执政时的大米收购案。英拉在法庭上面对指控,坚称自己是清白的。随后,泰国最高法院宣布于7月21日举行第二次听证会,继续审理此案。 分析人士预测,该案的审理有可能持续数月。

  英拉的命运固然值得外界牵挂,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案的审理将牵动泰国政局、事关泰国新宪法的未来。

  关注此案的观察人士一致认为,此案至少有如下三大看点:

   其一是,大米收购政策怎么了?

  本来,自2011年8月英拉经选举上台后,其柔中有刚的形象和个性,在一定程度上令原先因他信被推翻导致的动荡政局变得相对平静。然而,之后英拉开始实施大米收购政策,不料成为她的滑铁卢。

  英拉制定了以每吨1.5万泰铢(约合460.8美元)高于市场一半左右的价格向稻农收购大米的政策,其本意原是希望增加广大农民的收入。然而,由于泰国大米价格被政府人为推高,而周边大米出口国印度和越南又乘势而上,2012年,泰国失去了保持近半个世纪的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地位。而英拉政府还在继续高价收购农民大米,却又拿不出钱来支付,导致本国农民怨声载道。

  2014年5月,泰国军方发动政变推翻了英拉政府。2015年1月,泰国国家立法议会弹劾英拉,限令她5年内不得从政。

  3个月前,泰国总检察长办公室就大米收购案正式向最高法院提起了针对英拉的刑事诉讼,指控英拉在大米案中犯有渎职罪和纵容腐败罪。如果罪名成立,英拉可能面临最高10年徒刑。与此同时,泰国反贪污委员会也已要求财政部对英拉提起民事诉讼,索赔该项目给国家财政造成高达5370亿泰铢(约合16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分析人士指出,大米收购项目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存在严重失算,但是否构成刑事犯罪,成为各方争论的主要焦点。英拉于本月15日在脸谱社交账户上否认在项目中腐败或纵容腐败。她辩解说,大米收购政策的出台经过相关论证和表决的,即便有不尽人意之处,也绝非“个人犯罪”。

  其二是,英拉将何去何从?

  此间分析人士普遍预计,最高法院不会急于对英拉判刑。因为把她投入监狱,只会激怒红衫军,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泰国政府与美欧之间目前业已相当紧张的关系。

  一方面,英拉已被禁止5年内从政,所以她不可能参加下一届选举。但另一方面,他信家族在泰国的潜在影响力仍很大,所以,审判英拉,巴育政府并不急于亮出底牌,而是要留在手中作为牵制他信家族的一张重要王牌。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安全与国际研究所主任提提南对媒体说,倘若他信和英拉保持沉默并维持现状现状,不反对巴育政府,本案将会慢慢拖延。若他信兄妹有所言行,本案将很快有判决结果。目前看来,英拉方面的态度也更倾向于不作斗争,静观其变。因为西那瓦家族在泰国牵涉着巨大利益网络,也生活在泰国。若他们有所动作,整个家族将难以在泰国生存。

  其三是,巴育政府意欲何为?

  泰国现政府在英拉案上“打持久战”的同时,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一个重中之重,乃是新宪法的制定并获得通过。

  巴育政府自去年5月政变上台后,一直承受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要求泰国政府尽快举行大选。而巴育政府对此以“建立过渡政府、通过新宪法、举行全国大选的三步走计划回应。

  5月13日,军方任命的泰国制宪委员会表示,将在近期内向总理巴育提出有关进行全民公投的提案。该委员会发言人表示,最早可能在今年8月向泰国民众公布新宪法草案,公布草案之后的90天举行全民公投,以期新宪法获得大多数民众的认同。泰国国家议会正和制宪委员会就新宪法草案及是否要举行全民公投召开密集的讨论。

  新宪法草案尚未最终出台,但是泰媒已经披露出来的信息显示,新草案有两大焦点,其一是改变众议院选举办法,从而削弱大政党的影响力。其二是拟规定,总理可以是被任命的,而不一定是由议会选举出来的。所以草案不仅遭到代表他信集团的为泰党,也遭到他信集团的反对党——民主党的批评。

  分析人士认为,在新宪法草案出台前,两大政党都不会消停。所以,巴育政府也藉英拉案件,向各种反对势力释放警示信号,特别是警告他信集团及其红衫军安分守己。

  泰国自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制至今,83年来已废除了19部宪法。如今这部新宪法如果出台,将是泰国第20部宪法。泰国政治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搞政变,不断地撕毁宪法,又不断地起草新宪中恶性循环。

  此间观察家指出,新宪法尘埃落定之时,或将才会是素有“美女总理”之誉的英拉命运揭晓之日。但这期间又将耗费几多时日、经历何等博弈?任何人恐都难以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