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为苏绣腾飞插上“电商”翅膀 三大平台助力苏绣迈向“互联网+”时代

30.11.2015  19:18
  从散落在乡间农户小院里的刺绣外发加工,到前店后坊的刺绣工场,再到“一街、一馆、一中心”的综合展销模式,近年来,镇湖的八千绣娘辛苦耕耘,推动镇湖苏绣发展模式的升级更新,让这个刺绣艺术之乡一次次华丽转身,带给人们一次次的惊喜。     然而,在电商日益成为主流经销模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众审美日益专业化的今天,冲锋在前的镇湖苏绣也率先领略到了行业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就像一道道枷锁,困扰着镇湖苏绣继续腾飞的翅膀。11月28日,在第八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高新区镇湖街道倾力打造的官方电商平台“苏绣名品网”正式上线,苏绣作品版权服务云平台正式运行,苏州市刺绣产业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这三个平台,犹如一把把精准的钥匙,以新的经营形式、新的创作理念、新的服务形态,打开了困扰镇湖苏绣产业化发展的枷锁,为产业腾飞插上了“电商”翅膀。      枷锁一: 价格数万、数十万,甚至百万以上的中高档绣品,很难在电商平台上成交。在电商兴盛的当下,怎样才能避免苏绣曲高和寡?      解锁钥匙     “苏绣名品网”让镇湖苏绣搭乘“互联网+”快车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工业4.0、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镇湖刺绣产业必须遵照市场规则尝试新措施,探索新办法,整合资源。”镇湖刺绣行业协会副会长张伟介绍,尽管苏绣在国内刺绣艺术品和生活用品两大市场依旧占据一定份额,但随着互联网电商时代的来临,苏绣传统前店后坊的生产经营模式渐渐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日益成为制约刺绣产业的发展枷锁,镇湖刺绣产业的营收已连续多年在13亿上下徘徊,依靠传统营销模式实现营收突破,越来越难。     基于此,镇湖不少绣坊此前已经自发走上电商之路,进驻了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11月23日,一幅装裱好的梅花单面绣从镇湖街道云帆绣品店寄出。“2000元,这是京东旗舰店运营4个多月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苏州市云帆刺绣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晓琳说,她今年1月开始筹备云帆苏绣京东旗舰店,7月正式开张,目前,这个旗舰店已是小有名气。云帆刺绣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刺绣大师周海云告诉记者,多年来,“云帆刺绣”一直走中高端路线,专注于传统的大型商场门店营销,在发现电商是时代大趋势之后,她也想搭电商的顺风车。周海云的女儿陆晓琳自小跟她学习刺绣技艺,并且是一名科班出身的市场营销学硕士,从国外留学回到家乡后,她决定探探路,但发现刺绣触网并不是易事,成交的都是一些低端作品,价格大多在千元以下。“在线下,一幅好的刺绣作品售价五六万再正常不过,但如此高价,消费者在购买前总是希望能看看实物,很少有人愿意凭网上几张图片就下单。”陆晓琳说。     其实,“云帆刺绣”并非个例,镇湖众多刺绣品牌的触网之路大都与之类似。展销的作品不错,展销思路也不错,为何尚未实现理想效果呢?南京艺术学院龚建培教授认为,绣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苏绣的艺术品特质,向电商之路提出了挑战。“一家家绣庄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的电商营销模式存在天然缺陷。但如果借助官方力量,为她们搭建一个更高层次、更精确定位的专业平台,问题可能简单得多。”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镇湖街道从去年4月开始筹划推出“苏绣名品网”。全新上线的镇湖苏绣电商平台“苏绣名品网”不同于个体网店营销模式,这一基于产业经济发展要求的独立服务平台,既包含网络营销推广、电子商务服务,又包含基于线下刺绣产业资源的业务支撑和运营管理体系,将实现对苏绣精品、名品的集中销售和集中推广,为苏绣营销模式改革寻求新的突破口。“进驻平台的商品全部要经过专家鉴定委员会的鉴定,首先要保证每一件商品的质量。”张伟表示,质量就是口碑,在平台上销售的产品均由鉴定委员会和行业协会进行担保,在网站推广前期,相比较盈利,将更注重对苏绣营销手段创新的宣传,让市场进一步了解并认可苏绣品牌,以此实现“集体口碑”的树立和集聚效应的溢出。“我们准备用3年的时间来完善这一平台,利用好镇湖在全国的200多家线下实体店,实现网上推广与线下销售的结合。”张伟说。      枷锁二: 从一对一的实体店交易、订制,到一对多的线上展销,苏绣原稿的版权问题更受关注。怎样才能规范版权使用,让“高雅”苏绣在版权获取方面也很“高雅”?      解锁钥匙     升级组建镇湖苏绣版权服务云平台     近30年来,镇湖刺绣文化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镇湖刺绣也生发出刺绣品种重复雷同、产品用途单一、创意设计不足等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以前,绣娘们看到一幅适宜刺绣的题材后,往往“拿来”就绣,并未意识到已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结果,因版权问题,绣娘与画家、摄影家等出现纷争的事屡有发生,甚至一度成为“被告”。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大部分绣娘仅精通刺绣技法,不是专业的刺绣设计者,苏绣产品的图案多来自于现有画册。     早在2009年,镇湖街道开始跟苏州市知识产权局(版权局)合作建设了苏州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项目——苏州市刺绣作品版权许可交易平台,绣娘们可以在该平台查看一些可用版权,用来规避创作中带来的侵权风险,这一创举也在全省版权推动艺术创新工作中打造极具苏州高新区特色的“镇湖经验”和“苏绣样本”。但刺绣作品版权许可交易平台还存在着只能线下交易、线上无互动等缺点,11月28日上线的升级版苏绣版权平台被称作“苏绣作品版权服务云平台”,该平台与江苏省版权系统直接联网。新版权平台包括了刺绣作品的版权示权、授权、维权、交易的整个流程并实现了完整的电子化操作,具有流畅登记申请、全面的刺绣作品版权登记、数字水印保护、作品证书远程打印、网上支付、快速检索、与第三方图片供应方(开放式)的对接等诸多功能。张伟介绍:“这个新版权系统,是电商系统的前置系统,可以为刺绣行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促进刺绣产业的不断创新和产业化发展,为镇湖苏绣电商平台上线奠定了基础!”      枷锁三: 苏绣要“触网”,但是面对网络上越来越趋于年轻、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挑剔的客户群体,传统绣品怎样才能保持足够的竞争力?      解锁钥匙     创立创意苏绣孵化平台     电商平台并不是药到病除的仙丹,要获得市场,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过硬的产品质量、新颖的作品。近年来,绣娘们的知识产权意识在不断提升。在题材构思、针法创新方面下功夫的“原创型”绣娘越来越多,她们围绕市场需求进行大胆创新。     在云帆刺绣工艺品有限公司,周海云向记者展示她的两件作品,一幅《荷乡清夏》采用的是她独创的三二组合乱针针法,一幅《嬉水逐帆影》采用的是她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徐海鸥教授共同设计的立体三层绣法。周海云说:“两个针法、绣法,都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我的创新使得更多的题材、绘画风格得以通过苏绣的艺术形式实现再创作。”不只是周海云,近年来,镇湖绣娘们还先后献上了滴滴针法、免光T形针法、捻丝盘线刺绣方法等7项针法、绣法。近四年,镇湖绣娘还有千余项装帧、图案等外观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在姚琴华绣庄,姚琴华新近创作的苏绣《四季江南》摘下了第九届江苏省“艺博奖—银针杯”刺绣作品大赛金奖。“我虽然获得过很多国家级奖项,但是我对于这个省级奖项获奖作品仍然非常看重,因为,它的诞生过程与众不同!”姚琴华说,镇湖绣娘的创作,大多是根据现有的绘画、摄影作品,她先产生了创作《四季江南》的想法,在脑海中勾画出了基本轮廓,请一位画家描绘出她的蓝图,然后开始绣制。创作过程中,她继续请画家介入,在用色、透视等各方面共同探讨,最终产生了这一幅原创作品。     在“双创”氛围日益浓厚的背景下,镇湖刺绣艺术协会也为绣娘们搭建平台,创意苏绣孵化项目也在11月28日的刺绣文化艺术节上应声而出。这是一个由苏州汤生文化艺术工作室、吴门艺苑等多方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推动镇湖苏绣创新发展、促进刺绣产业转型升级的项目。项目将通过设计师工作室和青年苏绣人员组成创意团队,由创意团队完成苏绣创意项目,最后以苏州镇湖刺绣艺术馆有限公司为主体对项目成果进行宣传推广和销售来实现成果转化。“创意苏绣孵化项目有利于通过专业设计,将苏绣以更丰富、更具新意的产品面向更广阔的市场。通过创意苏绣孵化项目,刺绣人员也有机会参与到创意苏绣从设计到完成的整个过程,能够拓展自身的视野和思维,学习苏绣创新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张伟介绍,创意苏绣孵化项目将苏绣与专业设计组织对接,组成创意团队的形式就是一种创新发展,这种尝试将为以后更多的创新发展形式提供示范作用,将成为苏绣创新性发展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