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名“洋徒弟”学做苏式糕团 体验百年老字号传统技艺

27.06.2015  19:21

  昨天,美国大学生们在糕团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制作苏式糕团。  □记者 杭兴微 摄

  中国江苏网6月27日讯(记者 尤薇)拌粉、蒸糕、切糕,昨天下午在中华老字号黄天源的生产车间内,苏式传统糕团开出“国际课堂”。来自美国20余所知名大学的学生,在苏式糕团师傅指导下,当起了做糕“学徒”,亲手制作各种苏式糕团。独具魅力的苏式传统制作技艺,让美国学生们兴致盎然。

  美国知名大学学生“组团”走进老字号,学习苏式传统糕团制作工艺,还是首次。据苏州大学文学院有关人士介绍,学校和美国国务院合作,获得美国国务院关键语言奖学金项目的29位学生,来苏开展为期2个月的强化汉语学习。这些学生来自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知名大学,其中还有4位博士、1位研究生。为了让美国学生深入了解苏州传统文化技艺,他们找到百年老店黄天源,请苏式糕团大师“担纲”传艺。

  直径达到1.2米的拌粉桶,一次可拌60斤米粉,随着糕团师傅行云流水的动作,短短几分钟内,传统玫瑰白果蜜糕的第一道工序就完成了。在工作台前,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的美国小伙柯瑞鑫,跟着师傅一招一式学得全神贯注。今年19岁的柯瑞鑫,中文已经学了7年,但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苏式糕团的制作,对此特别有兴趣。据黄天源董事长陈锡荣介绍,“一块15斤的蜜糕,要切成150小块,全凭手上功夫”。

  把米粉放进相连小“模子”中,加入红色玫瑰酱、绿色薄荷馅,再拍粉做出造型,64块小金钱方糕就“大功告成”了,曾在《舌尖上的中国2》亮相的苏式金钱小方糕制作,让外国学生大开眼界。“是一次很有意思的全新体验”,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大三学习国际关系的Zachary Reshovsky,兴致勃勃地体验了一把做方糕过程。

  现场品尝苏式手工糕团,美国大学生对首次尝试的“中式甜点”,评价“好吃”。“最喜欢吃有芝麻的重阳糕”,柯瑞鑫说,重阳糕口感甜香,符合他的口味。“比美国甜点还要好吃”,Zachary Reshovsky兴奋地说,准备多尝试几个品种。

  “现场制作传授的苏式糕团有近十个品种”,据陈锡荣介绍,黄天源创建于1821年,目前生产的苏式传统糕团有200多个品种,此次专门挑选苏式蜜糕、松糕、重阳糕等代表品种,由非遗技艺传承人现场传授。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