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警方跨省捣毁两网络诈骗窝点

13.08.2015  11:03

  冒充老板在QQ上指挥会计汇钱,这已不是新鲜伎俩,但苏州工业园区又有一名会计中招。近日,苏州市公安局集中警力,连续捣毁两个此类QQ诈骗窝点,犯罪嫌疑人中居然还有未成年人。其中一名未成年人交代,骗钱全在揣摩人心,要一二十万最易上钩。

  【案发】

  “老板”QQ指示,财务经理汇出15万

  今年3月23日,苏州工业园区斜塘派出所接到辖区一家企业财务经理高女士报警,称遭遇QQ诈骗,15万元被骗子转走。

  当天,高女士电脑上QQ响了,点开一看,QQ头像显示是“老板”。聊了一会儿后“老板”突然说,自己在外地,让她赶快转15万元到一个账户上,急用。小高想问下作何用途,谁知老板的话很是坚决,“不要问,你赶快把钱给我打过来。”高女士便立即通过网银汇款。

  到了下午,高女士刚好遇到老板,老板说自己根本没有出差,也没有用QQ要求汇款。高女士赶紧查看之前的QQ聊天记录,结果发现“老板QQ”已经不在她的好友列表内。

  “这是典型的QQ诈骗作案手段,公安机关已经宣传防范过多次。”民警介绍,现在不法分子专门针对财会人员实施QQ诈骗,主要的手段就是冒充老板QQ对会计“发号施令”。

  苏州警方调查发现,高女士将钱汇入指定账户后,5分钟内便被转入另一个异地银行账户,在接下来的25分钟内,这些钱被分成7笔,转入多个银行账户。进一步调查发现,被骗的钱被人在广西某地的ATM机上取走。监控录像显示,取款人员戴着头盔和口罩,根本看不清模样。

  【抓捕】

  奔赴广西,捣毁两个诈骗窝点

  经过侦查,苏州警方确认诈骗嫌疑人盘踞在广西某地,并且涉及的案件不仅仅是高女士一起。今年7月,苏州警方调集了刑警支队、园区、张家港、昆山等分局警力20余人,组成工作组前往广西。

  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工作组很快便确认了这伙嫌疑人的窝点位置。7月13日,当民警冲进该窝点时,四名犯罪嫌疑人正在电脑前忙碌着。民警现场缴获了5台作案用的笔记本电脑,还有大量银行卡、上网卡等作案工具。

  根据掌握的线索,专案组于7月21日又在广西另一地捣毁另一诈骗窝点,抓获嫌疑人六名。该团伙同样以冒充老板QQ手段对财会人员实施诈骗,作案数十起。

  “这次抓捕中有一个意外,就是有好几个嫌疑人都未满18周岁。”办案民警介绍,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开始呈现低龄化趋势,同时还有家族化犯罪的动向。以7月13日抓获的四人团伙为例,他们中三人为亲戚关系,另一人为同乡。目前,相关嫌疑人均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相关案件仍在进一步梳理之中。

  【揭秘QQ诈骗“三步曲”】

  第一步:陌生链接种病毒

  以高女士被骗案为例。首先,诈骗嫌疑人要在高女士的电脑中种入木马病毒,从而盗取其QQ等个人信息。

  那么这个病毒是如何植入到高女士电脑上的呢?据嫌疑人交代,木马病毒这块有专人操作,他们只要每月支付500元。

  第二步:潜伏研究聊天记录

  获取相关信息后,骗子便开始下一步操作,盗取高女士的QQ。夜深人静,骗子便登陆高女士QQ,查看其与好友间的聊天记录,从中找出老板是谁。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根据聊天记录,来模仿老板的说话语气、做事习惯等等,以期在冒充时能做到惟妙惟肖。据嫌疑人交代,他们盗取一个QQ号后,往往要潜伏一个星期后才会作案。

  第三步:冒充老板QQ“发号施令

  锁定作案目标后,骗子们就偷偷将高女士好友列表中老板的QQ号删除,然后添加自己的QQ号进去,并将头像、昵称等修改成和老板QQ一样的内容。之后,骗子就要以老板的口气和高女士聊天,进一步博取其信任,然后提出汇款要求。

  【防范】

  陌生链接不要点汇款前电话核实

  针对此类诈骗该如何防范?刑侦专家给广大市民支招,一旦有人通过网络要求你汇款,不管对方是谁,打个电话核实一下是最好的防范措施。即便是老板亲自指挥也要履行相关手续,以免上当受骗。

  其次,不管是手机、QQ、微信还是邮箱,收到陌生链接千万不要随意点击,一定要看清其来源。一旦点击,你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就会中毒,这时设备中的所有信息对于骗子来说都是公开的,他想要什么就能取到什么。

  □本报特约记者苏宫新本报记者李海明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