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州电影票房收入约8.8亿 同比增51.24%

29.02.2016  22:03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苏州文化发力,为满足群众的“软需求”创造了越来越好的条件。近日,苏报记者走进轨交广济南路站图书馆等新增文化设施和新型活动现场,见证了这种变化给市民带来的欣喜。

  近日,家住吴中区的吴心悦与小伙伴相约在轨交广济南路站碰头。在等小伙伴的时候,吴心悦意外发现,站点负一层魔法街区口居然多出了一座图书馆,面积虽然不大,但1000多册书籍、几十种报刊放得整整齐齐,桌上还摆着几台电脑供免费上网。吴心悦一边翻阅书架上的动漫书,一边对记者说,以前出门的时候,要阅读就基本靠翻手机,有了这样的分馆,就可以更好实现路上的便捷阅读了。

  轨交广济南路站图书馆是2015年12月31日正式启用的,同时启用的还有轨交1号线木渎站、钟南街站,2号线桐泾公园站、苏州火车站站和平泷路东站等五个投递点。加上2014年9月启用的苏州乐园站图书馆,苏州轨交图书馆服务网络至此已初步形成。

  “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文艺演出《姑苏喜相逢》、第53届世乒赛开幕式《荣耀世乒·灵动苏州》……2015年,在市文广新局和文联组织等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文化工作呈现了多个精彩亮点。

  公共文化服务加强顶层设计。市政府正式发布《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办法》,以地方立法形式巩固和提升示范区创建成果,全市重点打造城乡“10分钟文化圈”,全年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5.8万多平方米,人均面积达0.27平方米,继续位列全省第一。广播影视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市新增影院16家、总数达88家,银幕数达537块,座位总数近8万座;全市电影票房收入8.789亿元,同比增长51.24%。

  此外,全市文化方面还实现了文化产业加快转型提升、艺术精品生产丰收,美术创作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博物馆城建设取得新成效,非遗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书香城市”建设深入人心,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全方位拓展,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等一系列可喜变化。

编辑: 郭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