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完成

22.01.2015  20:08

  来自苏州市文物局的消息,近日苏州市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市属及市级以下国有收藏单位共登录“藏宝”64399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2211件(套)。

  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于2013年7月正式启动。当年7月至10月,苏州市普查办进行了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2013年12月—2014年5月,还组织专家组,专门对非文博系统国有单位上报的可移动文物进行了甄别;2014年6月起进入普查信息采集登录阶段,全市500名普查员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这项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所有认定文物进行13项数据指标采集,珍贵文物数据转换及数据在线上传等。

  目前,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已全面完成,全市124家市属及市级以下国有收藏单位共登录藏品总数64399件/套,实际数量为174410件;其中珍贵文物12211件(套),实际数量为38245件,如苏州博物馆的五代青瓷连座莲花碗、明唐寅农训图轴,吴中区文管办的元至正乙酉朱碧山造银槎杯,常熟博物馆的清王翚仿古山水册,昆山市文物管理所的良渚文化玉镯、良渚文化刻符玉璧等。

  根据国家文物局普查登录平台显示的信息,苏州市是首个全面完成普查信息平台数据录入工作的地级以上城市,较国家规定的普查时间节点提前了两年。

  据介绍,下阶段,市普查办将对登录的全部文物信息进行审核,查漏补缺,确保普查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还将着手开展普查成果整理和展示工作。(施晓平)

编辑:陆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