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教育工会“五大”机制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16.11.2015  17:51

本网讯   近年来,苏州市教育工会紧紧围绕教育中心工作,有效利用“主题教育、劳模品牌、志愿服务、职业引领、深入调研”等五大机制,努力彰显工会作用,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主题活动引导岗位成才。五 年来,先后开展“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习十八大精神,践行崇高师德”、“我的教育梦、成才梦、家庭梦”、“读书励志·岗位成才”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全市各级教育工会围绕主题、通过学习座谈、报告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形式,引导和激发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撰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心得、微感言、圆梦故事,其中6397篇教育故事、516篇圆梦故事、494篇优秀征文,这些精彩的文字真实反映了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和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市教育工会多次在上级部门组织的“决胜现代化、人人做贡献”、“劳动创造幸福”、“践行职工精神,成就人生梦想”、“行知伴我行”等主题征文、演讲等比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劳模品牌引领创新发展。 多次召开劳模座谈会、劳模工作研讨会、“劳模创新工作室”推进会,积极培育选树典型,全市推选出的48位老师分别获得全国、省、市劳动模范。加强劳模事迹宣传,编印《望一棵开花的树——劳模精神在校园》,同时通过 “微信平台”、“网站专栏”、“巡回展览”等形式大力宣传劳模事迹。全市教育系统创建苏州市劳模创新工作室12个,其中苏州大学附一院杨惠林劳模等2个工作室被评为第一批全市示范性工作室,先后2次组织考核并对取得成果的劳模工作室给予工作经费奖励,共计14万元。联合市总工会、市文明办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举行了全市“劳模精神进校园”启动仪式暨首场事迹报告会,各基层工会积极开展事迹报告会、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劳模大讲堂等活动。

志愿服务树立奉献精神。 开展志愿服务,是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社会尊重教师、教师回报社会”活动已连续开展19年,近年来,在“三走进三服务”百千万教师回报社会活动中,各地、各校积极发动、组织教师走进学生家庭、走进社区、走进企业,服务学生、服务居民、服务职工,帮扶百户企业、联系千个社区、结对万名学生,活动丰富内容、形式不断创新,每年近4万人参与活动,受惠学生家庭近20万户,教师回报社会活动得以健康深入发展。开展“关爱一个学生、联系一个家庭”爱生行动,市教育局机关干部已完成4轮结对帮扶221名学生,送去100多万元帮困金和物品,全市教师参与结对帮扶工作,使近14万名学生受益。

职业引领营造尊师氛围。 针对不同教师年龄特点,引导教师规范职业行为,全面提高自身素养。联合市教育局下发《〈苏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五项制度〉的实施意见》,引导基层工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每年举行“新教师集体入会暨上岗宣誓仪式”,引导新教师热爱教师职业,立志岗位成才。通过为老教师办理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召开从教三十年表彰会、座谈会等形式,发扬和传承老教师的优秀品质和工作经验。把“把握学科能力竞赛活动”列入全市劳动竞赛、技能比赛重点项目之一,优秀教师直选“五一劳动奖章”。同时在各类活动中引领职业精神,开展“创建学习型工会,争做人民满意教师”、“七认真”基本功竞赛、“师德标兵、爱生模范、优秀教师群体”评选表彰、“家访收获有感”座谈会、新时期“苏州职工精神”征集讨论等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工在活动中提升素质、感受职业幸福、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深入调研了解一线动态。 注重调查研究、了解基层情况、反映教师工作生活现状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近年来,先后围绕“教师体质健康”、“教师心理状况”、“教师参与健身运动状况”、“农村教师生活和工作现状”、“教师职业发展状况”等专题组织调研,各级教育工会共同参与,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等高校专家引领,研制调研提纲、确定方法,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了解掌握我市教师身心健康、工作现状、职业幸福感、职业价值观、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状况,为教育工会今后工作努力方向以及教育行政决策提供了扎实的依据。形成的《苏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职业发展状况》等6个近10万字的调研报告,连年在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优秀论文、调查报告评选中,先后获得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和3次优秀组织奖。其中《苏州教育系统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获2012年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第十三届优秀调研成果评选优秀奖。 (苏州市总工会)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