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四化”举措开展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

16.05.2016  21:13

      5月9日,作为江苏省苏州市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之一的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启动。在今年的防灾减灾日,苏州市结合“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这一主题,采取“四化”举措,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

      防灾减灾活动制度化。苏州市通过制订计划,动员部署,集中宣传,督促检查。将防灾减灾日活动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健全应急协调、部门合作、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并对各县市区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及时将防灾减灾工作中的成功做法规范化、制度化,为有效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防灾减灾宣传信息化。该市注重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防灾减灾,注重防灾减灾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宣传周期间,积极采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对防灾减灾经验做法等进行集中报道。同时,还通过显示屏等资源,向市民发送防灾减灾公益短信等,营造全社会防灾减灾的氛围。

      防灾减灾工作社会化。近一年多来,苏州已成立了蓝天救援队、绿舟应急队等市级防灾减灾专业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先后200余次为学校、企事业等单位提供公益性的防灾减灾救灾专业培训。另外,该市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制度,将参加抢险救灾活动造成意外伤亡的非本地户籍人员全部纳入民生保险保障对象范围。

      防灾减灾队伍专业化。市民政、地震、水利、农委、卫计委、安监、民防、气象、消防等部门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开展知识科普讲座和灾害信息员培训班。今年以来,市、县(区)两级已培训各类灾害信息员3000余名。建立完善了基层社区防灾减灾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强化了专业队伍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