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召开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专家咨询会

27.08.2015  21:42

  8月25日下午,苏州市文广新局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邀请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鹿勤,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文化馆书记戴珩,苏州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徐克明,苏州科技学院教授杨新海等专家就调研起草中的《苏州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展开研究讨论。

  目前,苏州市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已达270万平方米,人均0.26平方米。公共文化设施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空间分布不够均衡,体系层次不够完善,设施服务的能力和活力不够等。为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满足市民就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夯实公共文化设施及基础,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均衡发展,更好实现公共文化供给、需求的均等保障,2014年下半年,苏州市文广新局联合苏州市规划局组织开展了苏州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调研起草工作。经过近一年的深入调研,课题组统计了苏州市各级人民政府举办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建筑物、场地和设备,包括属各级文广新行政部门管理的、由政府出资兴建的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分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非遗展示馆(传习所)、评弹书场、农家书屋、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属工、青、妇、科和其他社会团等管理的,利用公共财政兴建的各类设施,如体育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老人、妇女、残疾人)活动中心、科技馆等;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投入兴办的各类设施,如各类展览馆、电影院、剧院、书店等。全面深入分析苏州市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的状况、指出现状特征和问题所在,分析发展条件和优势,形成了对苏州公共文化设施的整体认知。

  与会专家认为,《苏州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对于公共文化设施在城市空间中科学合理的布局和建设具有示范意义。下一步,要按照“设施布局应体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理念,充分考虑公共文化设施和体育、公园等功能可相容的公共设施的结合和共享建设,充分研究村、社区的设施布局和建设要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服务人口的新变化、新特点,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文化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深入研究制定公共文化设施分布规划图,明确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的相关要求。

  据了解,苏州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作为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将按照空间规划的强制性和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编制。基于行政区划设施现状,对现有行政区划布局上存在的设施空缺,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规定,进行强制性的规划建设,并充分考虑设施均衡发展、便民惠民原则,按照城市10分钟公共文化圈、农村10里公共文化圈要求,进行空间上的均衡布局。

(苏州市文广新局)

宿迁市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文化厅
徐州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百千万”走访帮扶活动
  为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