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举行第5次骨灰集中撒海公祭活动

13.04.2016  11:22

      为深入贯彻民政部等九部门《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引领、推动殡葬改革工作,在全社会推崇先进、文明的殡葬理念,4月9日,苏州市举行第5次骨灰集中撒海公祭活动。此次活动由苏州市民政局主办,苏州市殡葬事业管理所具体承办,来自苏州大市范围内148名逝者家属参加活动,共有49份骨灰撒入东海国家海洋局指定海域,17名工作人员参加全程保障。

      上午9时40分,承载着49份逝者骨灰和148名家属的轮船鸣响汽笛,缓缓驶离上海吴淞码头。行驶途中举行了简单而又庄严的公祭仪式。市民政局、殡葬事业管理所向本次骨灰撒海的先灵敬献花篮,全体人员起立肃默、向逝者行鞠躬礼,家属将花瓣拌入骨灰。到达指定海域后,逝者家属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将先人骨灰缓缓撒入海中。

      海葬是指将逝者骨灰撒向国家海洋局指定海域的一种绿色葬式,是继墓葬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它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是人类思想的一大飞跃,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大标志。这种葬式有利于节约土地、发展经济,有利于移风易俗,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这方面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为人民树立了榜样。骨灰撒大海,情意留人间。逝者姓名将免费镌刻在“苏州市绿色殡葬示范区”的海葬纪念碑上,以便亲属祭奠。

      近年来,随着国家殡葬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苏州市自2012年以来已连续5年举行骨灰集中海葬活动,截止目前,共有161份骨灰撒入大海。为进一步倡导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的文明理念,推进殡葬改革工作不断深化,市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多项惠民殡葬政策。根据《苏州市区推行绿色殡葬工作实施办法》(苏府办[2012]112号)文件精神,凡苏州市区户籍村(居)民过世后选择海葬的,每份骨灰补贴2000元。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