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湖园博会三大主展馆建筑方案发布

18.09.2015  10:18
  新华网南京9月17日电(周青 朱莉丽) 今天上午,本网从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组委会获悉,以“水墨江南 •园林生活”为主题的园林园艺盛会将布置各城市园、友城园、主题园、企业园等19 个主要展园,并规划建设一个主展馆、一个文化体验中心、一个综合服务中心等三大展馆,主要承担室内园林园艺、文化艺术展和园林艺术论坛等会展功能。

  据悉,三大展馆将采用绿色三星建筑设计标准。充分利用空气源和地源热泵等新型绿色能源,同时结合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雨水回收利用等节能技术努力打造技术领先的绿色低碳展馆。

  主展馆——张开双臂拥抱美丽太湖

  主展馆又称苏州馆,作为整个园博园地标性建筑,主展馆无论是建筑体量、承载功能,还是所处地理位置,都称得上是园内的“头字号”。它位于展园四大板块中“情自太湖”片区,天然隐匿于菱湖渚生态湿地之中,真正做到了邻太湖而建,推开窗太湖之水便触手可及。

  整个展馆由一个主体建筑和十余个面积在200平米左右的单体组成,这些单体建筑沿着蜿蜒曲折的湖岸线,由中心主体建筑向南北两侧均匀分布开来,相互毗邻,错落有致。每个单体又由一条具有新苏式园林韵味的廊道前后相连,远远望去像一群可爱的小伙伴手牵手,深情守望着美丽的母亲湖。若是湖面眺望,更像一位柔美的江南女子张开纤纤双臂,含情脉脉拥抱着碧波千顷的太湖水。

  展馆的设计风格秉承传统中式“宅园合一”的理念,将整栋建筑很好地融入了江南传统韵味与现代建筑元素,设计上巧妙运用了具有苏州本地特色的白墙灰瓦,并使其与建筑中悬挑的雨棚、玻璃幕墙等现代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馆紧邻环湖路的一面以连续的实墙围合,既阻隔了来自繁忙车道的噪音与喧嚣,又明确限定了建筑边界。白色抹灰的墙体重新演绎了粉墙黛瓦传统苏州园林,而其曲折的几何形式则来自于苏州园林曲径通幽之意向,苏州园林的传统韵味在此被转译为新的宅园一体空间,使其成为成功定义“新苏式园林”的典范。

  整个展馆面湖而开,充分利用太湖的美丽风光,沿太湖边缘以低矮平缓的线性体量水平展开,这也使得面向太湖的景观视角变得更加多样并富于层次。中心主体建筑集中了园博会主展厅将集中展出全省13个城市插花、花卉华艺等作品,设计师将其抬高一层,置于从湖边向陆地逐渐升起的景观坡地上,停车场及技术用房则被隐藏其下,游人沿坡而上进入接待中心,置身其中可以在观展的同时欣赏到美丽的沿湖风光。

  文化体验中心——三面环水中与吴文化的亲密互动

  文化体验中心位于展园“四大片区”中富有乡村原野风情的“诗画田园”片区,紧邻展区主入口,将成为入园后游客游览的第一个主要景点。展馆设计师以“对自然场地和苏州文化的尊重”为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注重人的互动感受,手法上运用院落与连廊连接各个功能空间,营造出园林式的空间体验。烟雨朦胧之时节,游人徜徉于游廊之中,在不同的院落中走动,欣赏有故事的建筑。

  东、西、南三面环水是该馆最明显的自然风貌特征,绕着副展馆设计师精心布置了一条沿湖的石板步道,高矮不一的乔木竖立在小道一侧,灌木丛倒映在湖水中,绿波荡漾,撩人心扉。南侧亲水广场向水而开,闲庭信步其中,湖对岸由7个城市园共同演绎的“乡情片区”立刻映入眼帘,给人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清新质感。

  功能承载上,文化体验中心主要包括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巨型球幕影院和苏州古典园林馆三大部分。非遗展馆将运用多媒体介绍、虚拟表演、现场表演、互动体验、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展示苏州各种非遗项目。球幕影院采用飞行球幕的影院形式,配合以3D影片,带领观众饱览金陵城、秦淮河、淹城遗址、瘦西湖等壮阔瑰丽的人文景观,游客在高速俯冲和坠降中感受刺激穿越与惊险失重。苏州古典园林馆借鉴中国园林博物馆等知名展馆的技术手法,以苏州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为线索,集中再现苏州古典园林的精髓。

  在展馆的中心区域,运用高科技形成的喷雾“”装置是又一大趣味体验,绿草铺就的屋顶上,水经过高压处理,整个屋顶即刻处在一片云雾缭绕中,能让游人感受到仿佛身临仙境般的飘渺与自由。矗立在湖边的景观塔是文化体验中心的制高点,游人从底层登上顶层,随着高度的变化,整个园博园以不同的视角展现在眼前,于最高点,达到一人一天空的唯美游览体验。建在一层展馆覆土之上的多功能屋顶公园,游人可由内庭步入其中,进入一个集草坪就餐、户外表演、亲子互动、教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绿化公园,浪漫“一园江南梦”之旅从此开始。

  综合服务中心——欲展又遮的苏州折扇

  综合服务中心于园博主展园的地理中心,毗邻中心景观湖北岸,南面开阔宁静的湖面,为主题馆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态观景优势,同时也使其本身成为景区标志性建筑之一。

  展馆最具吸引力的设计亮点在于其依蜿蜒水岸走势而形成的五折线性体量,远远望去像一把徐徐展开的苏韵折扇,向每位游人倾诉着苏式文化的前世今生;又像一条幽深曲折的苏式园林廊道,安详宁静地向湖中弯弯延伸。建筑师的独具匠心,造就了建筑形体和地形水势之间巧妙而和谐的地缘关系,使展馆建筑和园林景观结合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展馆共规划三层,一层为展馆大厅和公共空间部分,主要包括中西餐厅、展馆画廊、观景平台和多功能厅等,这些公共功能被线性体量所牵引,随形就势,分布于水岸的不同区域,同时面水观景部分采用全透明的玻璃幕墙,可充分享受因不同空间朝向而带来的百草花园、雕塑庭院、睡莲水池等不同景致。二层和三层着眼为展园后续利用实现功能上的平顺转换,共规划了70余个单独空间,这些单独空间依水而建、畔水而行,相互衔接越过水面结束于南端的人工小岛,人在其中视线可以掠过人工湖的水面看到周围原生态的村庄和不远处的太湖。展馆的外阳台界面采用木质百页设计元素,半透的视觉效果和随意的开合状态使二三层宛若一条漂浮在湖面的丝带,显得格外柔和而灵动。

  展馆南端建在一个四面环水的生态小岛之上,这个小岛为人工岛,岛上布置了自带庭院和独立水岸的温泉空间,游人可通过曲径通幽的栈桥达到小岛,想象在这样一个遗世独立的小岛上,望着近岸边像波浪般随风起伏的芦苇,该是一段多么惬意、释怀的净心洗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