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省市党报环省行|苏州:吴侬软语弹唱创富传奇

12.09.2017  08:54

创业者在苏州蒲公英创业孵化中心里工作。 镇江日报 谢道韫摄

苏州众创项目分量十足。 无锡日报 徐恺言摄

苏州旺山山清水秀。 常州日报 陈 暐摄

苏州十里山塘。 南京日报 冯 芃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的就是这里。

  悠扬婉转的评弹,枕水而居的人家,更有精细雅致的苏绣……这些元素,与园林、昆曲、盘门、虎丘等符号一起,使富有情调的苏州,在古往今来的历史篇章中,成为人间天堂的代言。

  对照“强富美高”总要求,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美誉在身的苏州怎么干?面对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的“创新四问”,重任在肩的苏州又将如何答?

  “苏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紧扣省委书记李强对苏州科技创新工作提出的‘创新四问’战略性命题,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以创新促转型、增优势、强后劲!”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这样说。

  吴侬软语,借力创新驱动,在这片沃土上,弹唱“创富”传奇——

  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集成电路……这些精心培育的新兴产业,成为关系城市未来的重量级选手;

  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集聚,219位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其中创业类人才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创新高地”正在成形;

  城乡收入差距为全国大城市中最低之一,绿水青山与文物古迹保护良好,协调发展增添“人间天堂”新魅力……

  创意肆意涌动,人才近悦远来。这片诗意栖息的人间天堂,不仅盛产风景、盛产人文,更盛产因创新、创业造就的“财富”传奇。

  高调创新,苏州产业打出一套“轻、新、高”的漂亮“组合拳”,转型发展“城市账本”数字喜人

  7月29日,苏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亚平面对记者,晒出“城市账本”——

  2016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0亿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37.2%和43.7%,年均增速均超过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四年超过3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

  五年来,经济下行压力之下,苏州高调创新,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打出一套“轻、新、高”的漂亮“组合拳”,换来“城市账本”的喜人数字。

  ——“一正一反”,结构形态显“”盈。

  从“二三一”到“三二一”,五年中,苏州产业结构实现了“三二一”战略性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每年提高1.8个百分点,2016年达到51.5%。

  “制造业苏州”正在向“服务业苏州”转变,金融、现代物流、科技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在苏州服务业中占比超过了50%。这种转变,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共生、互为支撑。

  ——“一升一降”,产业发展凸显“”气质。

  请看一组数据:2010年,传统产业占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72%,新兴产业占28%;2016年,传统产业占比降到50.2%,新兴产业上升到49.8%。

  近年来,苏州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超过60%。如今,苏州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9%,高于全国6.7个百分点。

  不断上扬的数字,揭示苏州新兴产业发展迎来活跃期:以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正在成为引领苏州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主力。

  ——“一粗一精”,产业层次变“”端。

  3年前,苏州提出淘汰落后产能改善生态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每年腾退万亩土地、关闭超过700家企业,去年加码到五年。

  低端低效产能“”出去,创新资源“”进来。哈佛大学韦茨创新中心、牛津大学苏州研究中心、天际创新研究院等国际创新平台相继落户苏州。苏州还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科技创新载体13家,与中科院合作共建21家,占中科院在全国布局总数的20%,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新组建的9个专业性研究所中有7家落户苏州。

  现如今,苏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6.9%,比2012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

  “创新红利”在手,面对“创新四问”,苏州人胸中自有丘壑,再抓发展机遇:

  ——瞄准引领性。制定出台了创新驱动发展“1+3”系列政策意见,并通过建立创新工作每月例会制度,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十项重点工程”;

  ——突出原创性。聚焦微纳制造、创新药物、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开展10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核心技术攻关;

  ——打造标志性。培育发展标志性龙头企业,加速崛起创新高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注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各类创新载体;

  ——注重整体性。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造更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生态系统。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致力一流科技创新生态营造,主攻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突出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打造,加快未来主导产业培育,苏州继续向创新要红利。

  协调发展,增添“人间天堂”新魅力,把环境吸引力打造成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看展览、逛诚品、赏昆曲、游园林、听交响……苏州的生活,有多种打开方式。金鸡湖畔品茗,独墅湖边远眺,平江路上发呆,山塘街上淘宝……这里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你的到来。

  平面设计专业的尹雪婷,大学毕业后便在苏州工作。身为蒲公英设计组的一员,她说,自己爱上这里的氛围,灵感可以相互启发。

  “毕业后,我要去苏州工作。”这是上海女孩朱嘉其与同学的创业梦想。因为在这里,既能遇见“梦里江南”,也能邂逅“创意精灵”。

  苏州人深谙,创新型城市的吸引力既要靠科研基础、营商环境,也离不开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

  “苏州要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持续做强环境吸引力,这既是对祖先留下财富的传承,更是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亚平强调说。

  采访中,“生态补偿条例”成为多频次出现的词语。苏州市发改委负责人强调:苏州在全国率先推出生态补偿机制,累计兑现补偿资金超过60亿元,与此同时,还将开展“263”和沿江化工整治专项行动,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630”行动计划,让苏州的水更清、天更蓝、土更净。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诗意栖息的苏州,对高端人才形成强力吸引。伴随着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赢在苏州”海外创业大赛、苏州技能英才周、苏州校园引才计划、苏州校园引智计划等品牌纳才力度的加大,加之政策引才、载体聚才、环境留才,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集聚苏州。

  创业者纷至沓来,科研院所也携手而至。华为苏州研究所、西门子中国研究院、苹果公司研发中心相继落户苏州。

  协调发展,不仅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也增强了百姓的获得感:

  ——苏州城乡收入差距是全国大城市中最低之一,城镇化率超过了75%,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养老、医疗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大并轨;

  ——十个区县产业各具特色,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都比较均衡;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水乡风貌依旧,绿水青山与文物古迹保护良好,增添“人间天堂”新魅力。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苏州将重点实施“一二六”发展战略,以打造“两聚一高”示范区为导向,努力成为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一极、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通过提升城市内涵,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情调苏州,富钱袋,也要富脑袋。拿“干货”、出“实招”,惠民生,托起城市文明新高度

  如果说,风雅人文让情调苏州显得文艺小资,那么,文明富裕则为这种情调添加了一份岁月静好。

  让百姓有一份体面的收入,让群众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从民本出发,自民生入手,苏州拿“干货”、出“实招”,出台“富民”十条,涵盖就业、创业、低保等方方面面,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就业是富民之本。“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主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47.1万个次,为百姓提供自食其力的“饭碗”。与此同时,苏州定下新目标:“十三五”新增就业75万人。

  创业是富民之源。完善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者起步“不差钱”;推进创新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提升人力资源服务,助力更多“小老板”涌现。与此同时,苏州制定新方案:至2020年,建成市级创业孵化基地260个,建成省级创业示范基地25个。

  “钱袋”鼓起来了,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和更均等的公共服务成为百姓新期盼:强化托底功能,立足“教育富民”,实现老有所养,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年增8%。

  富钱袋,更要富脑袋。依水而建,凭水而兴的苏州,以“上善若水”一般的秉性,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苏州好人”发挥榜样的力量,“志愿服务”展露“苏州笑脸”,“以文化人”提升公民文明程度……以文明创建为抓手,苏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托起城市文明高度;以创建惠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苏绣,是苏州的名片之一。名城苏州,正是苏州人一针一线精心绘制的“双面苏绣”:一面是古色古香的历史,一面是创意涌动的现代;一面是活力四射的创新,另一面则是岁月鎏金的创业。

  古老与现代,创新与传承,在苏州相辅相成,如影随形。

  无锡日报记者单 红执笔

   侧影

   一曲乐舞,秀出文化软实力

  一双足尖,一片裙裾,舞出芭蕾精彩;一根指挥棒,一支乐队,奏出世界交响。

  苏州芭蕾舞团和苏州交响乐团贯通中西方文化,成为苏州唱响世界的城市文化名片。

  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交响乐团,是苏州市多年的梦想。苏州交响乐团很年轻,去年12月30日才正式挂牌成立。苏州交响乐团副团长朱蕙心说,从零开始组建交响乐团,创始班子打破常规向全球招聘优秀人才。全团67位乐手来自中国、英国、法国、日本等17个国家和地区,平均年龄只有30岁。

  苏州芭蕾舞团是国内唯一以“剧院建团”模式创建发展的芭蕾舞团。2009年到2014年,团队演出了1500场《苏show》,从2010年起,每年创作一部新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卡门》……这些耳熟能详的剧目被苏州芭蕾舞团赋予了不一样的东方元素,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气势恢宏的交响乐团、小巧灵动的芭蕾舞团,他们用开放、国际化的心态和运作模式,共同“”出苏州的文化软实力。目前,苏州有各类文创企业2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60万人。“十二五”时期,苏州文化产业规模和增速居全省各市第一,文创产业营收年均增长20%。

  南京日报记者张 希

   一条步道,体味苏式慢生活

  小桥流水,芳草萋萋,偶有城墙、栈道错落相间,层次错落中,江南的婉约与精致,一览无遗。

  明明是景,却偏偏当成了步道,选作了跑道。全长15.5公里,宽1.2至2.5米,苏州借环古城河健身步道,将百姓的健身房,修到了花园中。

  依水而建,凭水而兴的苏州,受江南水系滋养,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忘做好“水文章”,这是对历史的敬畏,亦是对现代的回馈。

  这条环古城河健身步道依托桥梁,分成十一段建设。采访中得知,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于2002年启动,对保护古城风貌、提高城市品位、改善生态环境、缓解交通矛盾、发展旅游产业等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自2015年12月26日全线贯通后,这条步道便成了苏州的“动感地带”。“从百花洲公园出发走到桂花公园再返回,下雨我也要打着伞走”,在吴门桥旁,记者碰到了正在健步走的徐开岭。67岁的他说,自从步道能走通后,自己几乎天天都要走1个多小时。

  一条步道,串起历史遗迹、生态治理、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为百姓提供健身便捷。在行步中体会苏式慢生活,能不忆江南?

  无锡日报记者单 红

   一缕花香,亮出姑苏诚信榜

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大厅。苏州日报 倪黎祥摄

  信用是抽象的概念,而在苏州,信用是可感的分数。7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大厅,感受到该市在信用建设方面的独具匠心。

  大厅中间摆着两台印有桂花图形的自助查询机,左侧整面墙是苏州市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大屏,滚动播放“信用主体展示”“数据归集统计”等信息,并列出“红黑榜”,“红榜”是诚信单位,“黑榜”是失信或有违法行为的单位,地址、法人姓名赫然在列,右侧是人工查询中心。

  苏州市民许庭晓掏出二代身份证,放置在自助查询机的感应区域,屏幕立即跳出“桂花分105”,同时列出了“资质状况、荣誉表彰、献血记录、志愿者服务”等4项分类积分情况。

  据了解,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大厅去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苏州市经信委信用办主任顾斌介绍,“桂花分”是苏州市民个人信用积分,汇集了公安、社保、民政、计生、工商、公积金等20余个部门的基础数据和信用数据,覆盖全市1300万人口,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模型运算得出。每位市民的基础分值为100分,获得荣誉表彰、参加志愿服务、捐款献血等能获得加分,若有失信、违法等行为将减分,最高200分,最低0分。获得加分有许多便利,比如,到图书馆可以多借书、借期长,享受市民卡、惠民休闲年卡折扣,免费游园林、公共自行车免缴年费等。

  “桂花是苏州的市花,以‘桂花分’为苏州市民个人信用积分命名,是希望苏州人诚实守信,让这股香气飘满全城。”顾斌说,今后,他们将把自助查询机摆到更多的消费场所、公共服务场所,随时随地进行查询, “到苏州办事,不‘刷’官、不‘刷’腰包,‘刷’脸!

  常州日报记者芮伟芬

标签:

编辑: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