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公布今年首批248名"老赖"名单 有4名"90后"

17.06.2015  17:14

  新华报业网讯 6月17日下午,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今年首批248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该名单将分三批在全市户外公益广告屏、银行、酒店、大型商场、轨道交通、公交等公共场所集中公布,时间将持续三个月左右。同时,苏州中院官方网站也将同步曝光。

  据了解,该院此次集中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中,男性被执行人有202名,女性被执行人有46名,其中28名系被执行人单位的法人代表。共有60名“老赖”赖账3年以上,最“资深”的房某某已经“”了7年,仍未完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在这些“老赖”中,60岁以上的共有15名,年纪最大的已经75岁,还有4名新晋“老赖”系“90后”。记者从苏州工业园区法院了解到,因为租车不还,杨某等3位90后被租车公司告上法庭。2014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法院判决杨某等3人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归还车辆,并支付拖欠租金、滞纳金、违约金等。由于被告杨某等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原告某租车公司已于2015年1月5日向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本案执行标的为人民币16043元,由于被执行人未能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亦未归还车辆,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依法将杨某等3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据了解,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制度是人民法院近年来的执行创新措施。在集中公布名单的同时,苏州全市法院还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统一纳入到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公布与查询平台向社会公布。截至6月15日,苏州两级法院共有15234名失信被执行人被录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公布与查询平台,其中11705名为自然人,3529名为法人或其他组织。

   通过信用惩戒手段,迫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判决,依法及时保证胜诉当事人权益实现。”苏州中院执行局法官水天庆说,全市法院还将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积极采取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罚款、拘留等手段,形成反制规避执行行为的“组合拳”。

  通讯员 宋华俊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孟旭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