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钱袋子三宗“最” 赚最多、花最多、攒最多

26.02.2016  11:36

   201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收入、消费和结余均居全省第一

  农历新年伊始,正是盘账的好时候。记者昨日从苏州市统计局获得的最新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我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五万元大关,达50390元,同比增长8.0%;人均消费支出31136元,同比增长7.5%。收入、消费和结余均居全省13市第一位。也就是说,去年咱们苏州人“制造出关于钱”的三宗“”:赚得最多、花得最多、攒得也最多。

   收入增速跑赢GDP不同群体收入差距缩小

  报告显示,2015年,苏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90元,继续排在全省第一。收入水平高出第二位的南京4287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217元。可支配收入全年增幅8.0%,增速超过我市全年GDP增速(7.5%)0.5个百分点。可支配收入扣减消费支出后,人均年度节余19254元,也居全省第一。

  从构成来看,可支配收入的四项收入全面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32724元,同比增长7.4%;经营净收入4489元,同比增长8.0%;财产净收入7631元,同比增长10.7%;转移净收入5546元,同比增长7.7%。

  传统的增长点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依然是拉动可支配收入的重要引擎,这两项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76%,比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比重不断提高,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增收引擎继续向多元化延伸。

  与此同时,各收入群体的差距也在缩小。高收入组与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从去年同期的4.12:1下降为3.81:1。

   乐于创业善于投资房租托起财产性收入

  是什么支撑起了苏州人收入的稳定增长?分析认为,去年我市就业形势总体良好,有效助推了工资性收入的增长。2015年苏州全市新增就业17.1万人;最低工资标准1680元/月,比全省一类地区高出50元,为省内最高。

  2015创新创业,星火燎原,带动城镇常住居民经营净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去年,苏州制定实施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扩大创业扶持范围和提高补贴标准,落实创业税费减免和降费政策,增加创业担保贷款基金,发放贴息贷款和财政奖息,拓宽创业补贴覆盖面,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14.2%,截至12月末,达到55.92万户;私营企业35.72万户,同比增长20.9%。

  此外,随着市民投资理念增强,苏州城镇常住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渠道不断拓展,已涉及房屋出租、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国债、P2P、股票、基金、外汇、黄金等多类资产组合。其中,由于面积和价格的双重增长因素,房租收入增长较快,成为我市城镇常住居民财产净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年人均房租收入2469元,同比增长14.7%。出租住房收入占财产净收入的比重高达32.3%;人均红利收入1354元,也成为财产净收入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