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举办可移动文物普查精品特展

20.05.2015  20:10

  5月18日,“吴珍撷萃——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精品特展”在苏州博物馆二楼书画厅展出。此次展品是经组织专家多次遴选,从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中精选出的17家国有单位的藏品,共100余件(套),是对全市文物普查精粹一次系统的集中展示。

  此次参展单位不仅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商店等专业机构,还有政府部门、医院、企业等各行各业国有单位,充分体现了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广度和深度。展品不仅年代序列完整,从新石器时代跨至近现代,而且涵盖门类丰富,包括石器、陶器、玉器、瓷器、铜器、书画、家具、文房用具、竹木牙角器等,全面展现了苏州两千五百年历史文明的深厚底蕴。展览具有四个特点:第一,众多文物精品深在闺中人未识,首次对外展出。例如吴中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藏春秋时期人首玉觽、楚途盉、西晋越窑青瓷扁壶,昆山市文物管理所藏良渚文化黑皮陶鸟纹宽把杯、良渚文化玉琮等均为国家一级文物,且是通过此次普查第一次在观众面前揭开神秘的面纱,实为难能可贵的文化饕餮盛宴。第二,参展文物来源丰富。从地域上看,苏州各市(县)、区均有国有收藏单位选送文物参加展览,可谓全市国有文物珍品的群集荟萃;从条线上看,除博物馆、考古所等专业收藏单位外,有的展品还来自文物系统外单位,例如相城区望亭镇政府藏新石器时代石斧、常熟中医院藏清牛角龙形柄药匙等,这也是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的重要体现。第三,展品充分体现了吴地历史文化的地域特征。常熟博物馆藏良渚文化玉双龙连体环形佩、吴中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藏良渚文化黑皮陶鳖形壶,是新石器时代吴地先民勤劳智慧之结晶。昆仑堂美术馆藏沈周水乡泛舟图、吴江博物馆藏明唐寅椿树双雀图轴和文徵明游天平山诗手卷,均是明代“吴门画派”的集大成之精品。翁同龢纪念馆藏翁同龢墨戏妙品轴、吴江博物馆藏周瘦娟梅花手绢亦是苏州历史文化名人的代表杰作。第四,文物精粹集中反映了各历史时期高超的传统手工技艺。如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藏凤首龙身佩,通体镂空透雕,头部双目微突,顶有鸟喙及冠羽,形似凤首,颈背有鬣毛下卷,龙身造型奇特,两面通饰“S”纹,此玉佩是战国时期精湛玉雕技术的真实写照;常熟博物馆藏清杜士元刻核舟记,在长4.5、宽2.5、高2.5厘米的橄榄核上,栩栩如生地雕刻“东坡泛舟赤壁”,乃清代苏州核雕工艺的巅峰之作。

  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于2013年7月正式启动,10月,完成了全市所有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收藏情况的调查摸底。2014年5月,普查认定工作率先完成,比省文物局规定时间提前七个月;2014年12月31日,苏州市文物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完成,较国家确定的普查时间节点提前1年,全市126家国有收藏单位,共登录藏品总数66949件/套,实际数量187542件,是首个全面完成普查信息平台数据录入工作的地级市。

(苏州市文广新局)

宿迁市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文化厅
徐州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百千万”走访帮扶活动
  为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