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三级联动打造“德法同行”品牌

04.01.2016  08:36

  2015年,苏州市三级联动积极探索符合地域特点和市民需求的德法宣传形式,开展了“家在苏州·德法同行”系列活动,将现代法治文化与传统道德文化相融合,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德向善,循法而为”的良好氛围。

  苏州市法宣办、司法局牵头组织开展“让法律走进市民生活”法治文艺巡演,“崇德尚法·德法同行”微电影、格言警句、家训家规创作评比,宪法知识宣传作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法成果联展巡展,“家在苏州·德法同行”中小学生学法用法系列活动,“文明相伴·德法同行”法律道德集中宣讲,新媒体普法规范提升行动,“12·4”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

  张家港在普法宣传中融入“张家港精神”,通过“七个一”系列行动,丰富“扬法明理”特色普法品牌内涵,推动普法宣传全覆盖落地生根。常熟融入“常来常熟特色”,建成全国首个法治雕塑公园,开展“历史名人与法治”征集活动,编辑出版《常熟法治史话》;依托“两报两台两网两屏”,办优办精法治栏目,打造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法治文化传播体系;开展“五大主题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打造“法润虞城”品牌。太仓融入“政社互动服务”,举办世界华文网络法治微小说大赛,开展特色法治学校创建行动,推进“百村乡风文明岗”活动,形成“四纵三横”大普法网络,以“十大工作举措”推动“德法同行”落到实处,打造“德法同行·光辉太仓”品牌。昆山融入“先贤法治思想”,丰富“尚法昆山”品牌。将朱子家训融入领导干部学法、未成年人教育、精神文化建设,印发《好家风好家训“昆山人家”品牌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通过书法征集、征文比赛、家风家训征集等活动,弘扬传统家规。

  吴江紧扣信息化宣传手段,全面提供信息化服务,提供个性化在线法律服务;通过网络有奖法律知识竞答,丰富法律沟通形式;利用传统与新型媒体,实现法治信息传播贴近生活,满足群众随时随地学法需求;创建法治休闲场所,使群众在娱乐中接受法治熏陶,形成“道法吴江·e点通”品牌。吴中推出“德法同行·共建文明”法宣品牌,在法治文化公园突出“二十四孝”家庭美德宣传,举办“诚信经营示范店”评选,在“两类人员”中广泛开展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姑苏打造“享法姑苏”品牌,组织金牌“老娘舅”深入社区开展巡回宣讲,拍摄“老娘舅”主题微电影,开展“老娘舅带你游法治姑苏”活动,提升辖区群众对法治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相城关注三类群体,积极打造“法润相城”品牌。依托共青团“笑果课堂”,与未成年人“八礼四仪”教育相结合;将传统道德风尚写入村规民约、市民公约;结合相城传统文艺习俗和民间工艺特色,创作锡剧、三句半、阳澄渔歌等法治文艺节目,开发制作砖雕、缂丝、泥盆等法治题材民间艺术品。工业园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打造“尊法育德·法润园区”品牌。以中新合作区各邻里中心便民法律服务站为载体,积极畅通法律服务渠道;在农民工集宿区、聚居区建立汀兰法治微立方、青年公舍“小赵说法堂”、创新区“社企法治之家”三大普法平台,促进企业加强法治化建设。高新区普法宣传深入基层一线,打造“德法行走和谐高新”品牌。依托高新区人才广场,提供法律咨询,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形成人才法治市场;针对部分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劳动用工难题,进行具体的法律释明和操作指导。

编辑: 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