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苏州一街道连续两天成江苏最热地区

23.07.2016  10:34
为躲避高温,骑电动车的居民“全副武装” - 新浪江苏
由于天气炎热,昨晚6点半,娄门街道小区内的健身场所空无一人。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为躲避高温,骑电动车的居民“全副武装” 由于天气炎热,昨晚6点半,娄门街道小区内的健身场所空无一人。

  40.1℃、41.3℃!根据江苏省气象局的消息,7月20日,7月21日连续两天,苏州姑苏区娄门街道成为江苏省局地气温最高的地方。记者了解到,自20日“出梅”以来,苏州几乎直接进入“烧烤模式”,气温直线飙升,苏州市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据苏州市气象部门预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到7月30日前,苏州市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8℃-39℃。

   苏州娄门地区有多热?

  连宠物狗都要睡凉席

  最近几天,许多苏州市民表示体感热度爆棚,大清早出门上班已经“热得吃不消”,家住吴中区的丁小姐告诉记者,开车上班也成了一种煎熬,“空调开到三挡也跟没用似的,被热浪烤得整个人都不好了,一路汗流浃背赶到公司,几乎要崩溃!

  那么,连续两天成为全省最热地点的苏州娄门地区,到底有多热?7月21日上午,娄门街道二层楼苏州图书馆娄门分馆刚开门,就早早迎来了第一批读者。据图书管理员季晶晶介绍,自放暑假以来,每天来图书馆的读者明显增多,每日读者比平时多100多人次,其中大多是正在放暑假的小朋友。

  住在娄门街道永林新村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家里养了一只灰色的泰迪,这几天每天都往空调房里钻。随着气温升高,每天给它洗澡的频率也从1次变成了3次,而且还会喷洒一下宠物专用的清凉用品,防止皮毛里滋生细菌。张女士家的泰迪每天都会睡在凉席上,并且要开了空调才能安静下来,出门频率也减少了,否则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小狗也会变得焦躁不安。

   百岁老人极少开空调

  仅靠一个吊扇度高温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住在鼎尚社区的陆佩英老人,今年已经101岁高龄。据老人的儿子介绍,每个夏季母亲在家里基本不用空调,只依靠一只吊扇来降温。碰到最近的高温天气,老人家的空调也最多只会开5分钟,等室温降下去之后,继续用电扇纳凉。为照顾年迈的母亲度过酷暑,儿子经常熬一些绿豆汤、百合莲子羹等清热消暑的食品,他表示“合理的饮食搭配,轻便的穿着,使这样的高温天,并没有对老母亲造成太大的影响。

   老苏州凉面、绿豆汤助降温

  昨日是大暑,为了帮助居民缓解炎热,有效避暑,娄门街道新湘苑社区特地制作了苏式凉面分发给居民品尝。“苏州人吃面最讲究,就算是夏天传统的凉面也不例外。面条是加了鸭蛋和重碱水的小宽面,颜色微黄,比一般的小宽面还要薄一点。”社区的吴阿姨说道,面条下锅煮“二滚”就要捞起来,用凉开水把捞起来的面过水浇凉,把水沥干后,拌上事先熬好的净素菜油晾凉。配上特制的汤汁,加点麻油或者辣油,一碗香气四溢的凉面就做好了。此外,社区还为居民们准备了加了糯米、莲子和青红丝的冰冻绿豆汤,喝上一碗倍感清凉舒爽。

   气象专家:“城市热岛效应”让娄门街道成“全省最热

  为何苏州娄门街道会成“全省最热”?记者专门采访了苏州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程维忠。据他介绍,目前全国各地已普遍采用自动气象站来监测气象数据,苏州地区约有100多个自动气象站,分布在城区、社区以及高速公路等地。程维忠判断,娄门街道的全省最高温便来自无人值守的自动气象站点监测到的数据。

  “位于城区的自动气象站监测数据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建筑密度、交通流量、居民生活等,因此城区温度相对自然环境下的空气温度要偏高,这也是城市热岛效应的体现,”程维忠解释说,在江苏范围内,苏州是离副热带高压最近的地区,而娄门位于老城区,在各种条件共同作用下,确有可能出现气温“全省最高”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