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苏北运河折射苏北发展转型 工业品货种占三分之一

16.07.2016  16:08

  不再“一黄一黑”通吃工业品货种占三分之一

  本报讯记者15日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上半年,苏北运河货物运量达1.5亿吨,货物中工业制成品比例上升,占到约三分之一。

  据了解,苏北运河上28座大型船闸实行24小时运行,其中皂河船闸上半年创造了日通过量达百万吨最高纪录,淮安船闸闸室的利用率最高已达到95%。沿线10个梯级船闸累计开放闸次15.5万次,放行船队5万个、货轮43万艘,累计船舶通过量9.9亿吨,其中煤炭运量4091万吨、黄沙运量3457万吨、集装箱4.84万标箱。

  从运输货种上分析,过去以“一黄一黑”黄砂和煤炭为主,而其他货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在其他货种已经占到苏北运河通过量的三分之一,“其他货种”主要是工业制成品,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记者了解到,随着近年来苏北地区产业转型的加速,从长江上行到苏北运河船舶吨位大于从苏北运河下行到长江,重载率高出下行近4个百分点。此外,下游长江航道内货源比运河周边货源更为丰富,北方大船向南入江发展寻求货源,货物流向发生改变,苏北地区经济呈现向长江经济带融入趋势。

  负责苏北运河船闸管理的苏北航务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苏北运河这条“黄金水道”充分发挥效益,通过信息化把闸室利用率提高至少10%,相当于在苏北地区又建了一条年通过量千万吨级的“新运河”。

  (吕妍)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