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大黄花菜”不能随便吃 食用后会引起腹泻

08.06.2015  10:03

龙虎网讯 近日,有读者向本报反映,在南京栖霞山游览时,在景区内看到很多鲜艳的橙黄色草花,花朵大而成喇叭状,很像是“黄花菜”,不知道能否食用。记者随后从景区了解到,这种大朵的花并不是”黄花菜“而是”大花萱草“,食用后容易引起腹泻,爱吃野菜的市民一定要加以区别。

记者在栖霞山看到,读者所描述的喇叭状大黄花,分布在景区的路边、湖畔以及山林中,一片片、一丛丛的,已进入盛花期。其叶翠绿狭长,在叶的中间抽出一根花薹,花朵从花薹的顶部长出,花序呈螺旋状分布,每个花絮开花数不等,其花蕾似簪,花冠呈漏斗状,和百合花的花形差不多,主色调为红色,红中带黄,颜色非常艳丽,大朵大朵的花絮,在风中轻轻摇曳,成为栖霞山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植物并不是我们平常所吃的“黄花菜”,而是叫一种叫“大花萱草”的植物。“乍一看,大花萱草的花朵特别是其花骨朵几乎和我们平时食用的‘黄花菜’一模一样,也经常有游客把它当作黄花菜采摘带回去食用。其实,它只是一种观赏花卉,具有一定的毒性,不能食用。”据悉,大花萱草虽然和黄花菜特别相像,但它们是同属不同种的植物,都是萱草属,但不是一个种,“新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不能马上食用,必须用开水焯后方可食用,而大花萱草因为颜色更加鲜艳,秋水仙碱含量更大,食用易导致腹泻。

据介绍大花萱草,又名大苞萱草,顾名思义,它开的花较大,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在中国古代,萱草象征孩子对母亲的亲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的“”即指萱草,古时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种一些萱草,希望母亲看着这些花,能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所以又叫“忘忧草”。大花萱草在栖霞山分布很多,在天开岩、话山亭、小营盘区域分布最多,一片片,一丛丛,虽然不能吃,但观赏效果非常好,游客不妨到现场一睹其芳容。 扬子晚报记者 刘浏

来源: 扬子晚报   编辑:刘佳佳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