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本就为观光 龙袍当地回应“百草枯”事件

25.03.2016  08:41
“花田”本就为观光 龙袍当地回应“百草枯”事件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扬子晚报网3月24日讯 (记者 薛玲)曾在朋友圈引起一片赞叹声的南京六合龙袍街道长江渔村的“龙袍田”,却在3月24日出现剧情“大反转”,当天一则《为“龙袍”毁龙袍,谁之责?》的消息在朋友圈热传,龙袍街道长江渔村杨坤书记回应称,“龙袍田”和二龙戏珠本就为了观光之用。

   回顾》》》

   龙袍田”火了朋友圈

  3月22日的朋友圈,被一件霸气十足的“龙袍”刷了屏,这件“龙袍”不是云锦,也非绸缎,而是根植于六合区龙袍街道长江渔村的乡野田地之间。以油菜花做袍身,绿色苗木做章纹的“龙袍田”占地108亩,从高空俯视,显得格外壮观。在这件巨大的“龙袍”附近,还有一个占地百余亩、同样“大手笔”的二龙戏珠图,站在一定高度俯视而去,活灵活现的两条巨龙仿佛点睛便可腾空而去。

   反转》》》

   龙袍田”被指毁农田

  “龙袍田”引来的赞叹声还在耳边萦绕,“剧情”却很快出现反转,3月24日一则《为“龙袍”毁龙袍,谁之责?》的消息在朋友圈热传,消息称南京 六合龙袍的“龙袍花田”引得游人纷纷驻足,但所谓的“龙袍”是以毁灭农田为代价的,在龙袍上呈现的深色是枯萎的小麦,至于怎么枯萎,是有人用了“百草枯”。该消息作者表示,龙袍只有在高空才能看到,地面上只能看到大片枯死的小麦,让人心寒。

   回应》》》

   花田”本就为观光

  长江渔村杨坤书记接受采访时表示,长江渔村辖区内没有企业,农民如果只靠种地的话,一亩田两季也只能收入几百块钱,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许多年轻 人都外出打工挣钱了,如何花费较少的投入,就能帮助农民增收?以“花田”为卖点的乡村游计划在此背景下诞生。杨坤表示,涉及到的“花田”全部通过土地流 转,农户每年每亩地可获得600元的收入,现在的“花田”本来就是为了观光之用,不过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花田”中小麦、油菜等收成依然归农户所有。

   探索中不怕听到质疑声

  据悉,“花田计划”启动之时,长江渔村还成立了南京第一家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不仅将开发旅游项目,还将帮助农户销售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并 引导农户用闲置的房屋开办农家乐等,而所有合作社的成员都将从这些收益中得到“分红”。“我们也在探索如何能通过更简单、有效的方式帮助农民增收。”杨坤 表示,在探索中不怕听到质疑声,关键是农民能否真正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