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船舶行业经历严冬 扬州市与韩国同行共商应对之策

08.06.2016  09:20

当前,正值世界船舶工业深刻调整之际,全球航运市场低位运行、新造船市场价格持续下探,全球造船企业都面临“接单难、融资难、交船难”等突出问题,扬州市船舶产业经济指标承压下行,造船企业在困境中艰难前行。为加强交流合作,日前,韩国近海和造船协会副会长、执行理事瘐炳世一行5人到扬州市进行考察访问,并与扬州市船舶行业协会、部分船企负责人进行深度交流,共商突围之策。

 

 

据介绍,韩国造船业涵盖了84个子门类,具有建造大型、中小型船只的能力,其中集装箱船、油轮、LNG船是其建造的主力船型,从业人数约18万(其中分包方占70%,技术工人占17%,工程师占11%,管理人员占3%)。但今年以来,整个造船行业非常低迷,与2015年一季度220万吨(全年1200万吨)的新订单量相比,今年同比只有20万吨。去年一季度完工量230万吨,今年同比为330万吨。2015年一季度手持订单量为3210万吨,今年同比只为2460万吨。由于工人工资急剧攀升,从2015年开始,韩国船企已经基本不再建造散货船等低附加值的船型。由于韩国国内市场有限,国外订单的急剧减少,船船企业虽然目前还有一定的生产量,但不远的将来生存会相当困难。
    扬州是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的重要基地,拥有造船企业近百家,生产能力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分之一。但今年以来,三大造船指标下降50%以上,不少企业几乎是零订单,手持订单量约700多万吨。但扬州的区位优势较好,没有北方的寒冷,也没有南方的台风,一年四季都适合船舶建造,而且配套企业多,产品丰富,管理经验、技术人员和人力资源都较为丰富。目前,船舶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尽量减少国外订单,大力拓展适合国内市场的新船型,尤其是在海洋工程船、化学品船、自卸运输船上加大研发力度,非常希望招引韩国的船舶设计人才和管理人才,在扬州市成立设计院,提升该市船舶工业的整体水平。
    在扬期间,韩国客人还考察了龙和造船、润扬船业两家企业,实地参观扬州造船作业情况,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配套产业发展情况,并针对当前形势下,造船企业如何生存、如何缩减运营成本、如何留住人才等方面做了深入交流。瘐炳世副会长表示,将认识梳理此次扬州调研情况,当好中国和韩国造船企业间的“红娘”,努力促成双方企业合作,实现互利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