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质期延长至半年 冬酿酒不再只红一个冬至

14.12.2014  18:21

  中国江苏网12月14日讯 “又是一年元大昌的冬酿酒排队时,抿一口,酒香、桂花香夹杂,清香四溢。”时间一进入12月,住石路的张敏霞都会到宫巷的老字号买零拷的冬酿酒。

  苏州的冬酿酒,是一种著名的米酒,一年只有一度,专门备在冬至夜饮用的,之前之后都再难寻觅。不过,记者发现,桂花冬酿酒换新包装了,与传统的”大雪碧”包装相比,显得更“迷你”了,而且将保质期延长到了半年。

  突破时间地域的“瓶颈

  冬酿酒不再是“时令”酒

  10号,冬酿酒刚上市,眼尖的市民就发现了“袖珍”型冬酿酒。

  如同月饼、粽子、青团子等“时令”食品,苏州的冬酿酒也是应季的,每年只在冬至前一个星期左右上市,卖到冬至就没了。不过,今冬除了传统冬酿酒外,利华酒业有限公司(老东吴酒厂)通过改进工艺、保存时间长达6个月的新品首次上市,突破了传统冬酿酒时间、地域“瓶颈”。

  传统“雪碧装”冬酿酒保存最佳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下,近年来,不少商家的室内温度变高,厂家只能将上市时间推后,一过冬至就落市,最多只有半个多月。

  “我们在做新的尝试,改进工艺,保质期变长后,让在他乡的苏州人一解乡愁。”利华酒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诚告诉记者,酒厂今年通过新工艺,尝试推出了新品。

  记者看到,新品冬酿酒为每瓶500毫升装,与传统的1.25升大瓶包装相比,它袖珍了许多。而且有两款包装,500毫升饮料瓶包装的“孝馨冬酿酒”,配上纸盒、拎袋温馨大方;和“苏州好风光”联手推出的玻璃瓶装,配上古朴的苏州传统图案,显示文化底蕴。

  “保质期延长,方便携带和存放,新品冬酿酒有了进入更广阔市场的底气。”刘诚说,冬酿酒采用太湖糯为原料发酵而成,按照传统制作方式,先要将糯米蒸熟,然后加水、酒曲后,放在缸内发酵。经过近2个月的发酵期后再压榨、灌装上市。近年他们增加了新的后道工序,先压榨、再将杂质沉淀过滤,传统冬酿酒保存期达到30天。新品则增加了在85°高温下杀菌工序,保质期延长至180天。

  新品迎合年轻人口味 老苏州仍爱“零拷

  色泽金黄,酒中搀着些细细的桂花,幽香扑鼻;大街小巷冬酿酒排队;村落农舍启封了酒缸,浓郁的酒香开始飘荡弥漫……苏州的冬酿酒,加入桂花的米酒,却别有一种味道。

  虽离农历节气“冬至”还有10多天时间,苏州中华老字号“元大昌”酒店为满足城乡市民百姓需求而提前开售传统的冬至饮品零拷散装与瓶装、桶装的冬酿酒。上市当天,一大早队伍在宫巷内甩起了长龙。

  “我去年一大早来排队的,站了2个多小时才排上,今年变聪明了,错峰买冬酿酒。”昨天下午5:37分,系着紫色围巾的张敏霞提着四瓶大小不一的冬酿酒,乐呵呵地和记者分享秘诀。她告诉记者,每年她都骑自行车从石路赶到这里,来几斤“零拷”的。

  “10号开始卖的,一天下来起码有5吨冬酿酒。”元大昌的老师傅告诉记者,在开卖之前的两三天就有老苏州来问。记者看到在柜台上有封号盖的瓶装冬酿酒,1.25升的瓶装,利华生产的,售价为16元;另一款江南春的,1.6升售价12元。

  记者在店内观察了5分钟,多数进来买冬酿酒的手上都提着大大小小的饮料瓶空瓶。“还是原来的味道,零拷的实惠,3.2元一斤,而且这么多年价格也没变。”一位老苏州拷好冬酿酒后,迫不及待尝一口先。

  至于推出的“迷你”包装新品,记者在元大昌、华润等并没有看到。凤凰街上的华润店售货员告诉记者,老东吴酒厂的冬酿酒下周就上市了,每年都是大包装,今年还是原来的瓶装,“这几年传统是这样的,新包装没听说啊”。

  500毫升的新包装,在淘宝上已有售。金黄的桂花、苏氏小桥流水搭配的包装让人眼前一亮,顿感“萌萌哒”。不过,售价则相对要高一些,500毫升要9.9元,而且邮费由消费者出。

  记者联系了一家店家,店主表示,来问的人很多,目前的销售量还行,卖出近40瓶,“毕竟是新品,很多老苏州人还是认准原来的包装。

  而利华的数据则显示,新品冬酿酒上市一炮打响,网上订货已经达1万多瓶,玻璃瓶装冬酿酒首批500瓶上市两天就一销而空。总经理葛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上选购的顾客遍布全国各地,生产预计将延长到明年年初,在此基础上准备开发常年供应的桂花糯米酒。

  对于“迷你”新包装,记者在随机调查中发现,不少年轻人更青睐小包装。“口味有差别,一大桶我们新苏州人可能很难喝掉,白白浪费了。”老家是盱眙的朱小姐表示。此外,年轻人觉得新包装“时尚”味更浓,比传统的绿色桶装要“洋气”。(记者龙美娟)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