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自酿葡萄酒甲醇易超标 长期服用危害健康

08.08.2016  16:47

眼下正值葡萄上市旺季,不少市民在家中自酿葡萄酒。近日,本报“小红帮忙”栏目接到不少市民反映,最近一条热传的微信,让在家自酿葡萄酒的一些市民很是不安。微信中称:“自酿的葡萄酒极易甲醇超标,长期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家庭自酿的葡萄酒真的容易甲醇超标吗?为求证,昨天记者采访了专业酿酒师。

 

不必过分担心甲醇超标

 

葡萄在发酵中确实可能产生甲醇。”江苏金波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彤介绍,在正确操作、酿酒环境卫生、低温发酵的情况下,市民饮用自家制作、自然发酵的葡萄酒没有危害。甲醇是在葡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原料中果胶物质水解,氨基酸脱氨和发酵原料的霉变,都会产生甲醇。在正确操作下,葡萄皮中果胶产生的甲醇极其微量,可忽略不计,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不存在甲醇含量超标一说。贾彤介绍,其实,不仅是自酿的葡萄酒,几乎所有新出的酒都含有微量甲醇。新出的酒处于半发酵状态,里面含有的甲醇会随着时间自然挥发。

 

只要在酿造前注意挑选原料、仔细清洗,把发酵条件控制好,尽量保持低温发酵,自酿葡萄酒中的甲醇一般不会超标。”贾彤提醒,和甲醇含量超标相比,其实市民最应该关心的是细菌超标、农药残留。自酿葡萄酒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变质、长霉,这与家庭酿制的局限性有关,原材料、器皿清洗不彻底,发酵过程中与空气接触,都是造成葡萄酒霉变的原因,导致葡萄酒菌群超标。

 

自酿葡萄酒过程简单

 

家庭自酿葡萄酒用怎样的方法比较好呢?贾彤介绍了比较简便的葡萄酒制作过程:先把葡萄洗干净,晾干,到表面没有水为止。用洗净的手将葡萄尽量撕揉碎,连皮、籽一起放入大缸子里。当把葡萄装到缸内容量的七成左右时,停止装葡萄,这是因为在发酵时,会产生大量气体,如果装得过满,会把宝贵的葡萄酒汁溢出。接着,将装好葡萄的缸子用纱布封好,防止小虫子飞入,放在阴凉通风处。伺候,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搅拌一次,连着三天,到了第三天,容器内温度就能达到85摄氏度左右,此时就不需要再搅拌了。

 

静放一个月左右,葡萄酒就酿好了。酿造的时间越长,酒味越浓。酿好的酒液放置时间越长,酒味越浓。最后,用纱布把葡萄籽、葡萄皮,还有发了酵的果肉都过滤掉,留下的便是葡萄酒了。

 

提醒:记好6个注意事项

 

需要提醒的是,自酿葡萄酒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

 

1.初次酿制建议不要多,以免方法不当制作失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酿酒用的葡萄最好是选择颜色乌黑的,这样酿出来的酒颜色才够红润。

 

3.酒坛子可以是陶瓷瓶子,也可以是玻璃瓶,但不要用塑料容器,因为塑料很可能会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4.酿酒的过程中,会出现白色的泡沫,这是正常现象。

 

5.装容器时一定要留有空间,因为发酵会让葡萄膨胀。

 

6.容器和葡萄不要沾油,否则会影响口感与酒质。

 

(全媒体记者常靖宇)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